在主持北京大学与盖茨基金会合作的“社会媒体与社会公益国际研讨会”上,我在主持词中,特别强调了这两者结合的价值。我的强调可以用四个弥补来表达:以线上交往弥补线下社交的不足,让公益社会动员依然具有可能;用新一代的参与模式弥补老一代的传统行为模式的迟缓与滞后,从而为公益的某些跳跃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用公共意识所进行的公众动员弥补了传统的公家意识主导下的官方背书公益,使得公益资源整合找到了新的路径;用新公益的增长弥补传统公益的济困式思路,从而为更广范围的公益参与开辟了空间。本次会议还特别提供了新媒体合作的培训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力建设思路。
80后的年轻人是网络新媒体受众的主力,他们形成了一种很明显的“默多浅”现象——默默围观,多多浏览,浅浅认识。这些朋友很难为传统媒体与传统动员方式触及,也不容易花费时间与大家进行过度的深入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是需要改变他们,而是需要开发出更多的“默多浅”传播模式甚至公益方式,这就是我们需要创新在中国青年中的公益方式的关键,我们需要设计出更多新公益模式,也需要发现更多传播与互动新公益的新方式。
这当然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在传统公益还不充分的情况下需要开拓新公益,在传统媒体的公益成分还在培育中的时候利用新媒体,我们差不多是在做边开车边调档的事情,但这就是我们的条件与要求,没啥好埋怨的,也没啥好挑剔的。做好这样的工作,死板的头脑与退缩的观念都不行。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向四五拨人念叨黑苹果与YES,有人说你这样做啥时候是个头?其实,推动新观念与新做法,需要传道士般的使命感、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不断学习与创新的工作能力,是这几样东西的合一才可能让我们有所进展。就跟企业创业一样,有这些可能有进展,但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成功,但没有这些就可能啥也谈不上了。
有创业背景者,对于新的东西有天生的敏感与好感,也能从新的东西中主要看积极面与机会面,这与非创业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后者会简单从规范化中寻求安全感,从而提前将组织带到看起来明确实际上进退失据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强调在新媒体与新公益合作中的创业家精神与创业家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用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做的事情与对待相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