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这次确实栽了个大跟头,而且栽得不轻,甚至可能是致命性的。
达芬奇事件涉及到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质量和诚信,这两个问题都与消费者利益、感情密切相关,因此,大众很难容忍达芬奇继续“为恶”,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估计在很多家具行业人看来,达芬奇这次却栽得有点冤,多少有点“兔死狐悲”。毕竟,达芬奇现象在家具行业并非孤例,而是普遍现象:伪洋品牌俯拾皆是;只要较真,即使很多家具大品牌,都可以查得到质量问题。然而,“李鬼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与达芬奇类似的很多品牌却依然相安无事,唯独达芬奇掉进了“火坑”,备受煎熬。
何况,达芬奇事件表面上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一个老板本身的品德、修为问题,但从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来审视,实则是一个文化、制度安排问题。换句话说,达芬奇是被动的、可怜的,就像为了满足读者潜意识里的“下水道”需求,而被迫无原则、无尊严地去挖掘、纠缠明星隐私的香港“狗仔队”的被动、可怜一样,达芬奇所做的,也无非是为了迎合某些暴发户或品味低级、缺乏自信的消费者需要,按照“理性经济人”原则与现有文化、制度作一种平衡性的博弈。
只不过,就像现实中的很多经济人一样,达芬奇的理性也只是有限的。当这种小聪明过多、大智慧不足式的有限理性,遇上了有备而来、精心设计的央视倒戈,加上拙劣的新闻公关技巧,达芬奇的下场自然是嶊古拉朽,陷进几乎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是家具行业的一种不幸,也是家具行业的幸运。不幸的是,一直洋旗飘展、微笑示人的“标杆”伪洋品牌——达芬奇在风雨飘摇,大厦将顷;幸运的是,更多与达芬奇“心有灵犀”的伪洋品牌依旧安然无恙、悠哉游哉。
而且,就像地板行业的欧典、医疗行业的上海长江医院等一样,只要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在传播与运营上巧妙应对危机,过了这阵风暴,达芬奇应该还能微笑起来的。毕竟,滋养达芬奇的土壤还在:无论是非理性的、暴发户式的消费者环境,还是缺乏监督的、腐败的、踢皮球式的执法环境,抑或浮躁成风、乡愿成性、理性阙如的文化环境,都不会因为达芬奇事件而有任何改变。
当然,此次事件让消费者对达芬奇产生新的看法也是确定的,而且这种看法基本上是负面的。如何改变这种消费者的这种负面印象,是达芬奇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达芬奇必须在很多方面立即作出改变。
但达芬奇有足够的魄力与智慧改变自己吗?一年前,在达芬奇与北京一个消费者的官司门中,笔者向其提出过类似的质疑;一年后,即使经受了央视曝光后的致命性一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同样抱持怀疑的态度。
十多年来,达芬奇积累了自己的许多“经验”甚至是“自豪”,僻如达芬奇女掌门人潘庄秀华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所说的“我对艺术的理解有天赋”,再僻如达芬奇一以贯之的对消费者、媒体等保持的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等。这些“经验”和“自豪”是达芬奇的“传家宝”,也是达芬奇经营管理的“路径依赖”,并不是潘庄秀华能够一下子抛弃与提升的。
毕竟,潘庄秀华也是人,尤其是一个善于利用体制、制度、文化、人性弱点等巧于钻营的世俗的人,要她具备类似韩国三星集团李健熙“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气魄,肯定是勉为其难。
当然,由于外部环境的支持,笔者相信,达芬奇只要继续耍点小聪明,苟延残喘下去并非不可能,就像欧典、长江医院一样,但这一定是潘庄秀华不想看到的。潘庄秀华肯定是希望达芬奇在经历此次短暂的挫折之后,能够依然像以往一样,继续一路高歌,继续一路微笑。
而如果要达成这一目标,达芬奇一定要“洗心革面”,在经营管理上作出大刀阔斧的改变,比如如何将计就计,将此次达芬奇事件化危为机,趁机适当改变一下达芬奇的品牌形象;如何以改变过后的品牌形象为牵引,拉动达芬奇外部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方式的变革等。
——摘自《家具导刊》201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