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风云大战,经过一年得你争我抢,到底谁主沉浮?胜券在握。笔者认为2011年最幸运的事是:“不是再来一瓶”。
2011年未做再来一瓶的产品:脉动、营养快线、王老吉、尖叫等。其消费势头势不可挡,消费者青睐有加,经销商也是信心满满。
2011年有“再来一瓶”的产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娃哈哈、统一等。上帝般的消费者很幸运自己中了奖。哇!“再来一瓶”,可兴冲冲的兑奖兴趣,被店老板一句:“兑不了”,泼得心哇凉哇凉的。消费者心里只会默默的说:“什么破公司,骗子!”
厂家经销商花费大量的人力来整理“再来一瓶”瓶盖,虽然厂家有补助,可少的可怜,还要火眼金睛辨别真伪,有时赚不回来本钱,还得倒贴。假的、无效的,厂家要处罚。当然销量是有增加的,可产生的费用高啊!再来一瓶的运送、返还的费用远远大于厂家给的补贴。经销商们只能暗自无奈“厂家怎么能这样!”
有部分经销商参与其中,大量从废品回收站回收瓶盖,基本半价。赚的盆满钵满,乐不彼此。更有甚者直接造假、制假,一本万利。小利益撬动大回报。都说:-爱华网-“赚美了,这公司真美!”
作为厂家投入大量的资源,为了提升销量,抢占市场“做再来一瓶死,不做也死”“饮鸩止渴”晃晃悠悠,你打我,我打你,一片混战。鹬蚌相争,谁胜谁负?
厂家销售人员“再来一瓶”带来了大量的业绩,也带来更高的目标,增加了好多无效业绩,因为“再来一瓶”属于赠品,厂家不会给销售人员计算业绩的,这部分是杨白劳。店老板觉得销售人员服务不到位,积压瓶盖兑换不顺畅,销售人员会受到店老板的指责、埋怨,最终导致销量下滑。店老板心里想:“大不了,不卖了,什么破公司!”
各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执法部门等蜂拥而至,“**厂家坑害消费者”,“经销商积压数万瓶盖/拉环,无处可兑”。网络上更是多了些“再来一瓶”笑话与讽语。诚信危机、公关危机。你要针对谁?
过去一年的“再来一瓶”大战,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你是幸运者吗?你中过“再来一瓶”奖吗?
入围2011年最幸运的事:“不是再来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