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个月,连续去深圳、上海、重庆、广西、山东五个地方出差,主要是去上市公司调研,或是与上市公司的高管进行一些交流活动。重庆、深圳、广西,以前从未去过,而山东的德州也是第一次去。上海虽然生活工作了四五年,不过也有两年左右未去了。
虽然在A股市场已经有超过12年的投资经历了,不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一直没有什么兴趣。一方面条条道路通罗马,同样是股票投资,技术分析也可以赚大钱,即使是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通开公开消息的搜集与分析,同样可以准确把握上市公司的未来。巴菲特不怎么调研,他和合伙人芒格都已经七十岁以上了,一年阅读到头。而彼得林奇则非常喜欢调研,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去一家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我不是职业投资者,资金也不算多,所以时间和调研成本支付不起。
不过,由于工作需要,这次去几家上市公司参加一些活动,还是比较有收获。
就比如广西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居然穿着蓝色的粗布工作服(如果在厂区见到,还以为是一位快要退体的工人)接见我们这些投资者代表(包括两家基金公司和两家一般机构投资者、一家券商)。后来了解,这位总裁居然一开始是这家国有企业的普通工作,但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几门外语,成为企业的领导人。这当然是券商的投资报告上看不到的。
从深圳和上海的短短一两天,通过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北京、深圳、上海这三个中国一线城市在城市治理能力上的差距。
去深圳坐的是飞机,晚上8点到达,出了机场打车。乘客排队,也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但就是在那里站着,如果拍一张照片,或许以为是幽灵。在我们等车的时候,就有人像土行孙一样出现,非要插队。出租车和乘客都是成批放行,到了我和同事的时候,我们排在第一位,按现场的“规则”,尽管有人距第一辆车近,但我们显然应该有优先权,但就是有人把手伸向车门。不过我不管这一套,抢着拉开车门,和同事上车。
在北京,如果在晚上11点前,我肯定坐机场快轨,但11点后也只能打车。同样是车来一批,乘客放行一批。但到我的时候,放行的乘客多,出租车不够了,于是只能站在那里等下一班车。
在上海,出了虹桥火车站,也是乘客和出租车排队,不过上海这里和上海的机场一样,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排成三列的出租车,根据乘客同行的人数,一一指定唯一的出租车。这样的制度,除非有意外,比如有个别非常别扭的人,一般都不会有不愉快,也不会浪费乘客或是出租车司机的时间。
由于中国人素质一般,所以大城市就需要一些人辅助在机场或是火车站的乘客按秩序候车。不要看这是一件小事,从深圳、北京、上海的情况来看,恰恰反应了上海的城市治理能力最强,北京差一些,深圳最差。
不过北京的城市治理能力未必就比深圳强。从一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来:深圳的交通状况比北京好得多,不过因为人口、道路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讲深圳这方面就比北京强。不过和上海比起来,北京的道路宽得多(上海只有浦东才有双向10车道的大路,而北京四环甚至有双向16车道的路段),但为什么北京的交通比上海更拥堵?我看就是治理能力差,没有前瞻性。上海的路窄,于是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北京在80年代就有地铁,上海1995年才有地铁,但上海现在的轨道交通里程比北京还要长。另一方面,上海公开拍卖汽车牌照,于是不仅有了几百亿的财政收入,而且在上海成为堵城前,及时控制了汽车的存量。北京现在又是限车,又是摇号购车,但北京已经是堵城,就是前些年麻木不仁,没有对车辆的购置采取任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