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古代的人们都保留着“多子多福”的习俗。在现代的商业模式中,许多企业采用“多品牌模式”,即一个企业里面有多个品牌存在。前不久获得全球最市值的苹果便是其中的代表,旗下有Apple、Macintosh、iPad、iPhone、iPod等品牌,似乎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习俗。
这从前不久获得全球最高市值的苹果可以看出来,因为没有那一个投资者傻到用自己的腰包开玩笑。苹果依靠多品牌模式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证明了多品牌模式存在的价值。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多品牌模式看起来非常简单,不是一个企业多注册几个商标而已。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苹果多品牌模式当中,我们看到了不简单的东西。
商业时机决定多品牌模式
做大事,顺大势。商业时机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多品牌模式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时机,企业硬采用多品牌模式的话,就会处处碰壁。多品牌模式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壮大的大事,不能在没有“大势”的时候强硬推行。绝大多数商业时机出现在一个行业发生创新时,技术或某方面的推动出现了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行业。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行业竞争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新的行业来参与竞争或替代原来的行业,企业可以利用多品牌模式去主导这个新行业的市场。
苹果的iPhone智能手机便是如此,在手机竞争发生白炽化时候,手机的技术发展了变化,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这时候智能手机成为手机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也意味着商业时机的来临,苹果马上推出新品牌iPhone来占据这个新品类。
企业有多少资源可调用
资源调用是支持多品牌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有多少资源可调用,就决定了公司是否需要进行多品牌模式。一个刚成立的公司,或者一个成长型的公司,是不适合采用多品牌模式的,必须将资源集中在单一品牌上面。
苹果采用多品牌模式,是在之前做电脑时候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包括技术上的资源,才在看到商业时机出现时,将资源调用在新品牌上,然后形成了多品牌之间的配合与促进。
多品牌模式并不是意味着将公司的资源平分,这一点有能力采用多品牌模式的企业须警惕。平分资源表示在战略的阶段性上没有侧重,这样就无法在阶段性上创造出势能效应,多品牌模式也不会获得成功。
能否勇敢推出新名字
多品牌模式就是考验一个企业的勇气,即能否勇敢推出新名字。这个是多品牌模式能否成行的关键所在。
新名字对于客户来说,是完全一个陌生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然陌生,那么就没有这种必要。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商业风险——客户能够接受这个新名字;更有一个不可舍弃的资源——企业原来的品牌影响力那么大,具有一大群客户的认可,如果不用的话,会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样考虑的话,企业能否勇敢推出新名字的底气就不足了。可是苹果有这个勇气,他们每推出新产品,就采用新名字,有Apple、Macintosh、iPad、iPhone、iPod,相信这份名单还会增加新名字。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足够强大的话,一般都是多个品牌促成的结果。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企业有那么多品牌,每一个品牌都主导着一个行业,投资这个企业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另外,能否勇敢推出新名字,还与文化有关。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里面缺少个性,过于强调共性的话,多品牌模式肯定在这个国家的公司开展不了的。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日本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单一品牌模式,如索尼、三洋、松下等。
涉及行业不要离核心业务太远
鱼离开了水,肯定是活不了多久的。进行多品牌模式的企业,在涉及到商业机会时,也不要偏离核心业务太远。要不,当企业以不专业的形象出现时,就是受到-爱华网-客户的质疑,怎么这家企业也做这种产品,那问题可大了。
怎么样才能不偏离核心业务太远,那就是当企业发现商机,与现在企业从事的产品与业务有一定的相关联。苹果原先是做电脑的,发现智能手机这个商机,就是智能手机采用的技术,与电脑的操作系统有一定的相关联。何况,电脑缩小了,不是变成掌上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了吗!
我们品牌营销服务过程中,发现一家企业是做鞋非常好,突然有一天宣布进军白酒行业,那是令人非常可惜的事情,客户会想到穿的东西怎么会变成喝的东西呢,心里就会产生迷茫。再者,白酒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打造强势品牌机会,不过做鞋,那酒的味道是不是有一点变了呢!难道就不好好思想下,借鉴苹果采用多品牌模式的特色之处。
我们企业可以不理会那么多,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些规律与原则的东西,这样我们企业的成长才少走弯路,究竟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一不留神机会就会被竞争对手撷取了。
其实,苹果多品牌模式也没有什么复杂之处,甚至一些操作我们企业都可以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苹果多品牌模式的成功,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采取了合适市场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借鉴苹果多品牌模式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