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印象系列之文化建设五大准则
谈到文化印象,我们自然就想起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至于后来批量生产的的印象就不是印象了,那只是《印象:钱景》的代名词了。对于医院来说,如果提到文化印象的角度,是否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未必,医院对于大众来说,向来是用最美好,最感恩,最能表达自身情感的词来描述,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笔者所在的机构爱维龙媒全程参与武汉协和医院文化的总结,提炼,升华的全过程。在此,笔者将整个过程逐一再现,共同分享整个过程。(武汉协和医院前身为杨格非博士于1866年在汉口建立的“仁济医院”。解放初期,以其在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水平最高而声名远播。改革开放以来,协和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并拥有雄厚人才和技术实力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
笔者所在的爱维龙媒团队在武汉协和医院项目开展之初,就确定要做好武汉协和医院的文化,首先要进行深度调研。项目开展前,项目团队先后研究了国内外几百家医院的文化现状,几百家国内知名高校的校训,百多家公益组织、机构的文化阐述,以及中国诸多名医的经典传奇,中国古圣先贤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德的继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在准备了原始资料的同时,确定了研究武汉协和医院文化的五大准则。
第一准则:反映医院文化传承因子
医院文化,首先要从文化传承因子入手,项目组在武汉协和医院调研发现,在科研教学、医学事业、医疗作风等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文化因子。
科研教学、医学事业:求索、创新、敢为人先、钻研、革新、勇于探索、不断突破;医疗作风、临床工作: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高质量、严格要求、求精;团队氛围、整体印象:友爱、团结、仁爱、互助、人情味、合作、和谐、荣誉感、人本;实践层面、社会责任:负责、社会责任、敬业、不怕吃苦、成就感、归属感、奋斗、勤奋。因此,医院的院训,价值观,精神及其他理念,一定要体现这些文化因子,或者在这些文化因子中,提炼一些更适合医院各个层面的文化。由于医院在很大层面上的医道医德是相通的,因此要提炼一些比较有独特的医院文化是很难的。项目组研究了国内外诸多家医院,发现很多都是雷同,有些完全是“拿来主义”,譬如国内的北京协和医院、福建协和医院及重庆协和医院医院精神都是“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当然,这都没有错。
第二准则:把握医院历史发展脉络
医院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很多医院当年都是从教会转变过来,有些从行业转过来,有些则是作为投资,出发点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同。医院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时也体现一个社会的变迁,从侧面反映整个时代的发展。根据武汉协和医院一个半世纪的医院发展,归纳成四个阶段,分别为:仁爱济世,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盛世人和。这其实也是从医院起源于教会医院,创始人的“仁爱济世”;发展过程中,遇上抗日战争,与国家,与民族,风雨同舟,共过难关;共和国成立后,全体医者和衷共济,同心协力;最近十年,医院在各项指标均创造历史最好记录,开创了盛世人和之局面。文化,只有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
第三准则:体现医院自我发展定位
医院的发展,有专科,有综合,因此文化的定位上,一定要有所侧重。对于综合来说,可以更多从医院道和德的层面来阐述,如果是专科医院,可以从术的角度来沟通。如山东齐鲁医院的院训就是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从医道医术综合阐述。如天津是眼科医院:珍爱眼睛,让我们的世界更清晰,则更加明确的显示了医院的特征。因此,医院在文化发展定位时,一定要根据自我的特色,不能人云亦云,否则最后落下一个邯郸学步,不知所云。武汉协和医院,作为一个被国家授予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必须有其自身非常特征。
第四准则:符合医院内在发展规律
医院的内在发展规律,由于很多涉及到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赚钱绝对是心照不宣,但是在医院文化的阐述时,不能对此重点突出,最终只会加速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我们在强调医院文化时,要更多强调医院的社会公益性。看看其他医院,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医院提倡“仁爱”、“厚德”、“奉献”等。在医院发展规律的描述上,我们要站得越高,文化越有感召力。如北京朝阳医院“救人为本、经营为道”就将救人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武汉协和医院,早在1866年,创始人杨格非博士就提出“仁爱济世”的理念,在中国,在世界,乃至在整个普世观中,都是具备指导与前瞻性的,而且是永不过时的。
第五准则:便于医院对外宣传推广
好酒也怕巷子深,医院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把医院的文化能够体现医院的一些特色,使人过目不忘,当然是最好。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中西合璧,日新月异,德高医粹,至仁至信”就将中西写进去。武汉协和医院中就有“协诚人和”,一看就知道是“协和”。医院文化思考视角从广义的思考角度出发,当然文化建设的好坏,还包括很多因素,这就是在现实的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