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高校如何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的哺育与支持。和谐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应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和谐的典范。高校构建和谐图书馆要体现以人为本,图书馆学家施莱格曾说过:“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建立知识型图书馆文化是新世纪发展的要求。未来社会最大的财富是知识,最大的资源是智力,未来图书馆的竞争本质将是人力资源总体实力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离不开适宜的组织文化环境。图书馆要立足于未来,就必须建立一种适于知识共享和开发的新型图书馆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应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要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图书馆内部有两种类型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经过文档处理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是规模化、系统化的,易于传递和分享。隐性知识则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和个人信念、观点、价值观等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和行为中,是个人长期创作和积累的结果,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显性知识容易共享,而隐性知识则很难。但是在图书馆内,工作人员囤积的大部分知识是隐性知识。知识共享的核心就是将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其他成员所分享而成为图书馆的组织财富。 1.强化图书馆内部管理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合理组织图书馆工作, 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保证, 它是图书馆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图书馆规章制度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 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藏书借阅规则、阅览室阅读规则、读者须知、馆员继续教育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度、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合理组织图书馆工作, 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保证, 它是图书馆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图书馆规章制度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 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藏书借阅规则、阅览室阅读规则、读者须知、馆员继续教育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度、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关系,要建立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图书馆领导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策划者,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同心协力,才能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遵从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潜能,提高员工素质为主要管理任务,以尊敬人、重视员工的合理需求为管理宗旨,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图书馆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要融入尊重、理解、信任,避免挫伤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在制订制度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权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制度措辞上应减少限制性的语言和措施;在执行时,要做到宣传在先,警示在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违章行为。尊重读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关照他们在图书馆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图书馆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在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把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使他们享受到知识的熏陶,得到知识的启迪,收获知识的成果。来图书馆的读者越多,说明文明的理念越深入人心,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越高,而随之而来的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宗旨,推进图书馆政风行风建设,提升为读者服务的水平,打造服务精品,塑造窗口形象,做到举止端庄,态度谦和,接受读者监督,上班要准时,处理问题要及时;要微笑服务,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待读者要热心、业务操作要细心、解答疑问要耐心。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读者来馆后所问的第一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对读者的提问给予明确的答复或指引;保持服务场所安静、整洁、卫生,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照章办事,不循私舞弊。 图书馆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图书馆要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在馆员中形成识大体、顾大局、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保证图书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在明确各部门责、权、利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强化组织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注意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工作关系、利益关系;加强信息交流,疏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及时协调馆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使馆员之间、部门之间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增强图书馆的内部凝聚力。 2.建立图书馆用人激励机制 图书馆需要一种氛围。21 世纪的图书馆应顺应时代要求,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追求图书馆与馆员、读者和谐共进的目标, 造就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职工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 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 将图书馆各方面力量集中到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上去, 图书馆精神恰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图书馆工作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图书馆人员现代化。目前高校图书馆界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计算机的人才奇缺。因此有必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全社会招聘。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改终身制为聘任制,实行岗位管理,改变身份管理,推行“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和“岗位资格证书制”,除要求馆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一到两门相关专业的知识。 建立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应用“能级原则”聘用人才。现代管理能级原则要求:在每一个单元,个人或群体根据自身能量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保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图书馆管理者的任务是根据个人能量的大小来使用人和安排人,把他们放在相应级别的岗位上去量才录用,形成合理稳定的管理结构。为此,图书馆领导应该了解每个馆员的心理、生理、个性特点,爱好、能力、专业及实际工作经历,对其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其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评价每个馆员,要大胆培养和锻炼人才,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潜能。 建立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和评聘制度。以往图书馆是分配不公与大锅饭并存,工资不敢动,奖金拉不开档次,对有贡献者不能奖励,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是按能力、水平和贡献,而是靠学历、资力、关系等。很难形成一种摧人向上、拼搏进取的竞争激励机制。图书馆应实行浮动岗位津贴的办法,岗位津贴的发放与能力、工作态度、业绩挂钩。对于评聘职称要推行全国职称资格考试制度,让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培养和发展馆员的能力和素质。以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印刷型文献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送工作,其知识结构以人文科学和图书馆学专业为主。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文献载体的变化和服务方式的改变,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原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从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化。复合型人才是指以一种专业为主,以其他专业为辅,具有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克服只使用、不培训、不开发人力资源的陈旧概念,制定人才培训制度。
3.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为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公益性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员是联系读者与文献信息资源的桥梁,馆员的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到文献服务的质量及图书馆的公众形象。馆员对外应以“用户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书尽其用”的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宗旨。馆员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改变图书馆“休闲馆”“借借还还”、“老弱病残的收容所”的印象。高校图书馆对内应以提高图书馆员队伍素质,挖掘图书馆员潜能为中心。关心馆员的成长和进步,做到在政治上信任依靠、在工作上帮助提高,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充分肯定尊重每位馆员的工作与业绩、特长与优势、责任与权利、进步与发展。馆员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科研职能、服务职能最直接的实施者。图书馆精神最终体现在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体现在读者对接受服务的满意程度上。作为主体的馆员还要做到:提高自身思想素质,遵守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以诚实的态度,礼貌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去感染影响读者,让读者对馆员从内心产生真挚的敬意;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以及对馆员学科知识、服务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馆员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和要求,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服务技能,以满足不同读者不同的需求,让读者在满意的服务中与馆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懂得一些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广泛掌握其他各类学科知识。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必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要重视人际之间的关系,沟通情感,使馆员在一个亲切、愉快的环境中工作,重视群体的作用,通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一些有利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来增进同事之间的了解、信任及和睦的关系,满足每个人的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挖掘内在潜力,使职工能够心甘情愿地为图书馆的工作献策献力。同时还必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营造图书馆的学术氛围,一可满足馆员自身提职称的需求,二可适应社会对馆员的要求,使馆员成为真正的“知识导航员”、“信息向导”。馆员利用图书馆工作特有的优越条件,进行各种研究、取得学术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于稳定思想,淡化经济观念具有积极作用。 4.体现服务至上的思想 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体现服务至上的思想,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已任,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其次,设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方便读者随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把不和谐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在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之外,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以读者为本”,则主要是指维护、实现、发展读者的利益和需要,突出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着重要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思想,与“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是一致的。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没有读者的需求,就没有图书馆的事业,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员必须改变“以书为本”的传统服务理念,将读者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建立服务与需求的和谐关系。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创建一个管理民主、公平阅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恩鹏.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对策研究[J]大家,2009.09 [2]赵良英.图书馆岗位聘任与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实践与体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05 [3]温万虎.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构建[J]图书馆论坛,2006.01 [4]赖 宁,曹春晖,李雯.完善图书馆馆员制度促进和谐图书馆的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更多阅读
《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读后感陈若茜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读《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有感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那么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创新农村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日期:2011-03-25 13:30 作者:本报编辑部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 955下载文件:高擎着光荣与梦想,肩负着使命与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
构建和谐班级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聊城实验小学 林宏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教育和则民族兴。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是我经营的沃土,因此,我着力于和谐班级的建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方法及艺术直接关系到班级管
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基本课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构建真正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呢?针对数
得理也让人: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得理也让人: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六年前我去美国参加关于中印比较的研讨会,在美国感受社会的宽容精神。通过坐公共汽车,买票,问路等生活中的琐事,思考如何 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这次再次来到美国,有了更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