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含义:好的,还是坏的



    难以解释的“关系”

  关于关系的含义,不同华人社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台湾学者喜欢把儒家思想同关系联系起来看,坚持认为中国人讲关系是因为儒家思想在起作用。最近,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提出了他的儒家关系主义概念,以表示这种含义。可是,任何一个在中国大陆生活,或者到中国大陆做生意的人都可能感受到关系的巨大作用,却不会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关系在大陆指的是不正之风,“走后门”甚至腐败。当然,这还不只是理解的问题,也是实际的感受。比如如果你到台湾,无论是坐出租车,进商店,或是同台湾人打交道,你大体上会感受到他们比较热情和好客,这些做法对大陆人来说可能会神经过敏,不知对方的动机为何,忍不住问对方干嘛这么热情周到,对方的回答是我们台湾人讲人情啊。而在大陆,一提到人情,我们想到的是没完没了的欠人情或者人情债,却很少体会到其中的热情、热心、客气含义。所以,当我们在讨论中国人的关系含义时,因为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多少影响了价值判断的差异。

  关系很难讨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是否只有中国人才热衷于关系。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如果我们认为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的人都讲关系,那么讨论儒家思想似乎也没有必要了,显然这不是一个儒家思想作用或影响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人喜欢“走后门”的问题,而是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有这个倾向。我想,以上中华文化内部的差异和不同文化类型上的差异,不只是学者们关起门来探讨的问题,而是人人都关心的问题。在我自己的讲学中,这些问题是学员们提问最多的,尤其是现代中国社会很开放,许多人不是去外国学习、工作和旅游,就是能从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看到很多报道和描写。他们不可能单面地接受学者的说法,而会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中来寻找答案。

  海峡两岸的不同环境导致了彼此对关系解释的争议。比如我就不同意儒家关系主义的提法,因为我认为,关系同儒家思想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为什么要把儒家同关系放在一起来讲呢?我猜想,之所以放在一起讲或许是因为这里面有几个层面:首先,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讨论关系的思想,比如“仁”、“义”、“礼”、“孝”等这些儒家最核心的概念都是关于关系的,其次,中国人的生活实践很重视关系,很讲究关系。这样一来,儒家与中国人的生活似乎关系很大;再次,儒家关系主义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的或本土的概念来区分中国同其他社会,比如西方社会的差别,因为一旦用了儒家的概念,就可以避开很多学术争议,比如一旦有西方学者认为关系是任何社会都有的,那华人学者就可以说:“你们又没有儒家,又不懂儒家,怎么会懂关系”;最后,儒家关系主义还有价值判断上的正面性。显然,用一个正面性的概念来研究自己的社会以及同其他社会的概念作比较,比如个人主义、民主、正义之类,也是一样有自豪感的,甚至在国内学界,还有人在大力呼吁儒家思想也是普世的。

  我之所以不同意,不是因为考虑到关系的正面与负面,而是认为用儒家来谈关系,会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首先,儒家讨论的是思想和价值,而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应当区分观念和现实的落差,也就是不要把理想当作事实来研究;其次,中国人中受到儒家影响的人群有多大,是不清楚的。我承认,传统的读书人一般受到儒家的影响,但这个群体或阶层不能作为中国人来讨论;再次,中国人的“走后门”和搞关系现象的确很严重,我们需要一种理论能涵盖到这一方面,而儒家关系主义涵盖不到。

  所以,关系的正面性和负面性,不是因为我们是否用了一个正面的概念就可以化解的。关系好坏的关键点是在于关系是什么含义,然后再来看这个概念运作和实践起来会如何?

  中国人所谓的“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关系呢?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角色互动、亲密程度、社会交换、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认识关系,我们可以说,关系是全世界都有的,它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拿着这些概念来研究不同社会运作的特点。如果我们从儒家伦理出发来讨论关系,比如梁漱溟所谓的伦理本位,谈孝道,谈五伦等,那么关系就是中国文化独特的,最多只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国家或西方国家的唐人街,此时的关系带有明显的儒家关系主义的意涵。如果我们所谓的关系来自于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那么我们既不会去顾忌许多社会学概念,也不会去考虑儒家说过什么,只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而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关系很严重的社会。近来,有两位西方学者写了一部题为《关系》的书,他们对进入中国市场的20位西方CEO进行访问,得到的结论是理解中国人最首要的问题就是理解关系。显然,西方人这么说,隐含了中国人的行为原则中有不为西方人所了解的东西,这是他们来到中国做生意,做管理才意识到的。于是关系在英文中不是relationship、tie、communication、connection、reciprocity、social network等,而是叫guanxi。我想解决了英文词汇中的关系用法,最大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去纠缠关系在西方社会怎么说,也不需要去琢磨英文词在英语世界是怎么理解,怎么用的,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思考关系的问题。当然,解决词汇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关心西方社会实际上有没有关系现象。我想,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连同人情、面子、缘分和报答之类的概念一并回答。我认为西方社会多少还是有关系行为的,这点必须承认。但关键问题不在这个地方,西方社会有类似的现象,而没有相应的概念,或者有相应的概念却不被社会科学重视,恰恰都在说明关系对西方人来说是不重要的,可以忽视的。可是,如果在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忽略了这个概念,我们还能理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吗?

  既然关系同中国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需要同儒家思想联系在一起呢。我想,回答这个问题与其去查阅儒家经典,还不如多了解一些中国社会的特征。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宗法传统,这个传统比儒家思想要早很多。所谓宗法传统即强调血亲、家族和宗族乃至于地缘和整个国家,个体往往被这样的模糊的、扩大的群体所束缚。这意味着:(1)个体如果失去依赖,将无法独立生存;(2)社会也不再发展出其他的组织形式;(3)家族功能取代社会功能,血缘和地缘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发达;(4)同乡会、商会、帮会乃至于军事力量等以此建立;(5)经济形态与企业组织均带有家族化的特征;(6)管理模式倾向关系化而非制度化。比较西方社会,我们发现,它们的个体性和组织性更加发达。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是自愿加入和契约约定。但我们这边是天然传递与关系依赖。前者重视规章制度,后者重视亲疏远近和人情与面子,由此产生的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就中国人所谓的关系含义而言,它并不是指社会或组织内部的交流、交往、沟通、互动、友谊等内容,而是指向人们彼此之间的时间延续性是否存在。比如同样是父母子女关系,西方人指向的是子女未成年时同他们的一段共同生活经历,而中国人指向永远;同样是夫妻关系,西方人指向婚约、互爱互助,但可以分手,而中国人婚姻则指向好歹过一辈子;同理,在西方人看来,朋友、战友、同学、同事、同乡等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但中国人都赋予了它们长远的指向性。更多情况下,这种时间上的长远指向性在空间上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其中有缘分的力量和人情交换在里面。换句话说,我们通常说的交流、交往和互动等构不成中国人的关系特征。在西方,友谊也可以短暂,回忆共有一段好时光也就可以了,但中国人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考验这个友谊牢不牢靠。

 “关系”的含义:好的,还是坏的
  我想,这其中无所谓那边好那边不好,中国人会为难以解除各式各样的关系而苦恼,西方人会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悲哀;中国人在组织内部更强调家庭式的忠诚,而西方人在组织内更强调按章办事;中国人处事更加灵活多变(当然违规、拉拢和腐败也随着发生),而西方人则更加坚持契约和原则;中国人倾向通过关系网络来获得资源,而西方人倾向通过加入社团来争取自己利益。工业化和工业组织是西方人带给人类的文明形态,随之而来的是判断工业社会的好坏标准是西方人设定的,以他们的标准看中国人,或者让接受这套标准的中国人自省,中国人毛病不少。反观工业化和西方理性化的历程,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借用孟子的话说,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半斤八两,还是搁置争执,共同开发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9682.html

更多阅读

《大奥·男女逆转三部曲》:好吧,我就是来看女尊的

御铃廊下,女将军独行而来,一众花样美男向她俯首跪拜......艾玛,这画面太美,不忍不看啊。就像猥琐男最爱种马文一样,好吧,其实我就是来看女尊的。当我国的凶残妹子们还在网文的女尊世界里YY时,岛国人民早已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漫画家吉永

漫谈偶得之二:东城西城,还是崇文宣武?

王同学从北京过来,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北京。北京的行政区划要进行改革了,东城、崇文并为东城区,西城、宣武并为西城区。对于区划的改革,我们并无多少兴趣,倒是地名的变化引得议论纷纷。“并了之后还不如叫崇文区、宣武区,比东城西城强

“关系”的含义:好的,还是坏的

    难以解释的“关系”  关于关系的含义,不同华人社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台湾学者喜欢把儒家思想同关系联系起来看,坚持认为中国人讲关系是因为儒家思想在起作用。最近,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提出了他的儒家关系主义概念,以表

床垫销售技巧与话术(3)——介绍产品:讲数字,还是打比喻

根据太太的指令,去广州番禺迎宾路的吉盛伟邦看一下床垫。闲庭信步之际一不小心被M品牌的导购劫道了,导购向我推荐一款软性床垫,说是像我这样的瘦人就适合睡软床,床是两个人睡的, 我挑衅问了一个两难问题:“那我老婆比较胖怎么办?”导购问

声明:《“关系”的含义:好的,还是坏的》为网友拯救胡萝卜计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