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H股上市多年。说老实话,作为公司高管,以前我没有想过董事责任险这个问题,公司里也没人提过此话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风险,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里也是有的。但在国企,高管们更在意他们的“板凳”,这个位置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所在,有位置什么都有,位置没了什么都没了。所以,如果说履职的风险——背后的惩罚,他们更在意的是给他们“板凳”的国资委、组织部的处罚。这正是国企的特色。国企的高管们,位置坐得很稳,往往只怕国资委、组织部,如果是由组织部任免的,其意识里往往只需要负政治责任,经济责任靠边站。最近倒是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H股上市的国企进行董事长的选举,结果公司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联合起来,否决了大股东提出的董事长候选人,原来的董事长继续做董事长。这是个罕见的情况,也是个好现象:国企董事会终于能独立发挥作用了。这样,国企才真正市场化,成为走向市场经济的企业,也才真正有所谓的董事、监事、高管的履职责任问题。
![师级军官举报国企高管 国企高管更在乎“板凳险”](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010988390658.jpeg)
交易所、证监会的处罚,只是罚一点点钱,对国企高管来说算不了什么。而且,作为国企,在H股上市,出了风险和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会协调的。由此,对高管而言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说,相较监管部门的处罚而言,国企高管显然更在意国资委、组织部的处罚。再者,这么多年以来,H股上市的公司中,受过监管处罚的高管,有几个?没几个,特别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我基本没听说过。内地和香港的监管环境,法律完善方面差不多,执行上内地弱一点。A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我也没听说过受过监管机构处罚的。买董事责任险需要花钱,这笔不小的费用怎么处理,当福利?谁给你批?报上去,国资委肯定不容易批,说不定会当做国有资产流失来看待。让你来,就是要好好工作,不出问题的。何况国有上市公司买了董事责任险的也不多。话说回来,作为国企高管,我自然希望有董事责任险,这有助于解决后顾之忧,促进高管职业精神。既然没有多少公司高管被监管机构罚过款,如果想在上市公司层面推行董事责任险,可能需要监管机构先罚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