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货铺子的是正品吗 “洋货控”的救赎



——后“达芬奇时代”的品牌透视

    崇洋媚外之说,从满清末期就在坊间流传开了,被洋枪洋炮打怕了的清政府推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而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我天朝上邦不需与蛮夷互通有无”的优越感消失殆尽。人们逐渐看到了那些舶来品的优势,开始了对“洋货”的崇拜。

  改革开放之后,打开国门看世界,洋货的冲击大潮更加剧了人们的崇洋情节。电器是日本的好,汽车是要开德国的,奶粉是荷兰的最棒。中国消费者以购买洋品牌为荣,以拒买国产品牌为豪。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出境游客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和香榭丽舍大街LV旗舰店内平均每人每小时花费约500欧元。如何让中国游客满意而归——这已成为了欧美品牌和零售商们的必修课。国产品牌即使再创新再努力,依然无法挽救其在人们心目中黯淡的形象,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或许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继承”。

  达芬奇的眼泪流出国民失望

  在中国,只要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在大街上,就会有人驻足围观,无论任何事物都“向外看齐”,甚至连年轻人的发色都要与西洋的统一成金色。除了个人,很多品牌和企业也纷纷走上了“出国之路”,在品牌名称前加入外国国家名称是他们最常用的做法:“美国骆驼”、“美国加州牛肉面”、“意大利卡尔丹顿”……虽然明确地表明了其外国血统,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达芬奇家具黑幕的曝光,给了那些追求高品质舶来品的消费者一个结实的巴掌,花了大钱却做了冤大头,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事件之后,尽管达芬奇家具对“身份造假”的问题进行了公开说明,但是木已成舟,纵使万般解释也无法挽回消费者对达芬奇的愤怒,和对中国品牌的失望。

  用民族自信心托起本土品牌

  人们之所以不爱国产品牌,倾向于洋品牌,除了崇洋媚外,盲目攀比的心理作怪之外,最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的质量始终不过关,一次又一次的让消费者失望。小到奶粉问题频发,大到高铁动车发生严峻事故,质量这一产品的主要诉求,似乎离国产品牌越来越远。要拯救中国品牌,就必须跨过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不信赖这道坎。信赖分为自信和他信,自信指的是本土企业对自身品牌的信心;他信指的是国民对国产品牌的信赖。

  其实,消费者并不害怕买到了国产品牌,也没有那么在乎国产品牌和外国品牌的差异,而最担心的是买到了那些子虚乌有的“假洋品牌”,没有洋血统,却告诉你一个美好的洋故事。改革开放之初,有这么一个段子,说男朋友飘洋过海,千辛万苦只为买了一个礼品回来送给女朋友,当女朋友打开包装后,赫然发现上面印着“Made in China”几个字时,就好像受了奇耻大辱,果断地与其男友说再见。人们总是这么想:既然是洋品牌,那就洋到底。目前中国的品牌还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做虚拟洋品牌,完全是企业不自信的表现。

  假洋品牌之所以能存活,靠的就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韩国的汽车工业为什么能够发展,这是因为韩国人以开进口车为耻,在韩国,几乎看不到外国进口的车辆。品牌虽然没有国界,但是消费者是有国籍的,不管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家电行业、汽车行业的支持,都体现了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举个例子:三星起早是给索尼打工的,靠帮索尼做OEM盈利,但是三星知道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所以三星经历那么多年的努力,也成功跻身全球一百个最有价值品牌之中,成为唯一一个非日本的亚洲品牌,而这一切与韩国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或许现在的中国品牌就如同当年的三星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对国产品牌失去信心,而更应该坚决支持民族品牌。中国的品牌不能全线沦陷,必须要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我们差的并不是科技,而是人心。

  法治监管必不可少

  光靠信赖或许不足以让中国品牌彻底摆脱现在的惨状,这时候就需要更强硬的武器,那就是法律。任何企业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没有一个强制的法治系统来制衡,所有的人都会偷懒,一个品质社会、品牌社会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我国的法律不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但是也绝对不是最不完善的。之所以中国品牌会出现种种问题,是没有将现有的法律落实到位,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最终导致了不法经营分子有空可钻。

  针对这些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调查产品原产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负责的检验,对违法品牌和厂商加大查处和处罚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国产品牌起到警示作用,才能打消部分商人投机取巧的鬼心思。

  “山寨制造” 

  需走向“中国创造”

  假洋品牌受到鄙视,或许不是因为它的产品不好,而是因为它进行推广时的洋品牌身份。这就是中国的“山寨文化”。今天的中国,凭借“中国制造”征服了整个世界,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得到的评价却是贬多于褒,“中国制造”被冠上了“山寨制造”的称号。其实,拥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个蕴含了强大创新能力的国家,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依据。而如今,中国企业更多的成为了代工厂,日复一日进行着机械生产。既然做的是生意,那就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有钱可赚,为何不干。正是这种“生意经”让中国品牌失去了很多可以走向世界的机会。

 洋货铺子的是正品吗 “洋货控”的救赎
  诚然,这种做生意的观点是片面的。在产业的价值链当中,有两个高端,一个高端是产前研发和知识产权,另一个是产后的营销,也就是品牌价值,而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只有30%,70%则来自这两个高端。在品牌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必须要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如果将现有的高科技更好的利用在产品开发方面,中国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国产品牌的创新意识也在大幅度提升,在百度、海尔、联想、魅族、爱国者等品牌的引领下,大中小企业都纷纷抛开过去,走向创新。号称山寨发源地的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也逐步开始转型升级,曾经遍地的山寨手机“蜂鸣声”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诸如“iPhone4破解办法”和“HTC手机解锁”的业务,而华强北商圈也由过去纯粹的手机、电脑等电子数码产品的销售,逐渐向更高的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网上商城等方向迈进。目前,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就放在华强北,它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的风向标。

  或许过不了多久,中国就能摆脱“山寨帝国”的名号了,中国品牌会成为内涵、科技和质量的象征,而中国人也会因中国名牌而感到自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9839.html

更多阅读

灵魂的救赎 灵魂的救赎图片

灵魂的救赎朱国勇德国西南部,有一座小城名叫斯图亚特。这里青山环绕,风景如画。古老的内卡河,宽阔而又宁静,蜿蜒着穿城而过。沿河两岸草木葱茏,一座又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耸立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美丽而又宁静。1996年11月18日,是德国

肖申克的救赎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经典影片2.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里收录的小说 1.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经典影片编辑本义项肖申克的救赎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肖申克的救赎》美国海报《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 影评评价

肖申克的救赎》:靠什么赢得观众?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并没有在翌年的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它输给了当时风头正劲的“主旋律”影片——《阿甘正传》。但是,在后来一系列的评选中,这部电影却始终占据着各种排行榜的头名。没有赢得评

肖申克的救赎 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英文名

<<肖申克的救赎>>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我看了十几遍了,每次都感触良多,还有几次激动的流眼了,男人是不太随便哭得,也许经历中想到自己类似的曲折吧。很多人在介绍上都说,安笛是在看到了监狱的黑暗才计划出逃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

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经典代表作品 斯蒂芬金代表作

基本资料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经典代表作品)作者: 斯蒂芬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29.9装帧:ISAN:内容简介本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精精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说。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

声明:《洋货铺子的是正品吗 “洋货控”的救赎》为网友且将酒作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