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上)



85度C创建于2004年,创始人吴政学曾经经营过零售价大约50元新台币的小披萨品牌。随着披萨流行热潮的退去,吴政学的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而告终。2004年7月,吴政学和几位创业元老将85度C正式命名,并于台湾永和县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开业的当月,便创下了单月销售200万元的记录。

85度C发展到现在,目前在台湾有34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到总店数的90%左右。在2007年12月,吴政学认为300多家的分店对于台湾市场已接近饱和的状态,再增设分店的数量,无疑会引起恶性竞争的局面。于是将进军中国大陆作为新的战略目标。

进入大陆短短3年时间,已在大陆有100多家直营店的规模。目前,85度C在美国有1家分店,澳大利亚悉尼共有4家分店,7座中央工厂与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员工5800人左右,年销售额达到十多亿元。

85度C从创立之初,便选择了与传统咖啡烘焙连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与商业模式,更是挑战了以星巴克作为正宗咖啡文化与认知的领导地位。星巴克早于85度C 两年进入台湾市场,目前在台湾有211家分店,而85度C已经发展到345家分店,市场占有率达到32%,远远高于星巴克25%的市场占有率(仅就台湾市场)。在台湾,85度C成立仅3年时间,营收和卖出的咖啡杯数就超越了星巴克。

在市场占有率数字的背后,是85度C不同于星巴克的消费价值定位与商业模式的明显区隔。细细分析,其贯穿85度C整体经营理念便是简单的4个字:平价的奢华。以下就来分析这四个字背后所体现的85度C的成功秘决,并探讨它能够超越星巴克的关健因素。

一、    奢华是85度C品牌价值的核心诉求

其1、定位以星巴克为竞争对手:星巴克的咖啡是贵族品味的象征,同时亦是正宗咖啡文化的引领者,众多的消费群体,无论是富有人群,中产阶级还是社会普通工作者,均将能够享用星巴克的咖啡看作是一种奢侈和有品位的事情。

而85度C将其定位为星巴克的直接竞争对手,无形中向消费者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85度C和星巴克一样,均是奢华、品位的生活方式的体现。而后期85度C展店中采取与星巴克临街开店的策略,恰恰说明了其将自己定位在与星巴克同一种身份的战略企图。在很多85度C的门店橱窗外,店门口的海报为了吸引消费者均喊出了:“来自台湾、打败星巴克”的口号,以直接引起消费者驻足。

其2、品牌与店内环境奢华形象的体现:

1)     VI形象识别(Visual Identity):以简单、朗朗上口并具有产品品质内涵的85度C为视觉重点,使第一眼看过去就可以很轻易地记住。

2)    店面形象(Store Identity): 具有独特个性和独特造型的LOGO为中心的店招识别焦点,大面积使用企业白、红及黑色系,营造高质感的视觉品味形象。

3)     店内识别与导购系统:店内布置大量展现企业公关新闻图片,五星级的主厨研发技术团队,从而营造出比一般外带式咖啡连锁店更加高品质、亲切与精致的品牌形象。

4)     明星产品的店面陈列策略:85度C店内氛围简单高雅,同时利用落地的透明橱窗将装满精致蛋糕的冷藏柜向外展示得一览无遗,直接面对人来人往的街道,形成橱窗效应,成功吸引顾客驻足。

5)     店内动线设计精确、布局合理:客流动线设计合理、精确,并体现客流快速流转的高效特点。开放式工作空间,少部分有少量客席座位,并常利用店门前公共空间扩增临时座位区。

6)     开店地址的选择:85度C的开店地址通常位于房租较为昂贵的主流商业圈,也是中、高级白领经常聚集的地方。地铁、车站旁,租金相当昂贵。此种选址策略同时使品牌产生最大的曝光度和增加品牌价值感。

其3:85度C产品高品质的价值呈现:

1)     抓住咖啡烘焙产业的特点,采取与素有贵族咖啡之称的星巴克同样的原料(甚至是同一原材料进口商)控制原料源头,从而使产品从原材料这一环节便镶嵌了贵族、奢华的基因。

2)     对于烘焙产业最为重要的便是主厨的级别与名气。85度C不惜重金、甚至采取入股的方式以东南亚五星级酒店的主厨作为研发核心力量,从而在产品配料、研发及工艺流程的环节再次塑造了高品质的形象。

3)     以主要研发核心人员为创新的源头,以ZARA的快时尚概念嫁接咖啡烘焙业的新产品上市的速度。85度C的新产品开发与上市速度是最频繁的。平均每两天便有一款新产品上柜,一个月每一个品类会有4至5款新产品上市。同时拒绝与市面上其他同类型竞争者以OEM方式大量生产的方式,坚持自行研发、自行生产。

4)     85度C在同一个店面中的主要产品线组合更突出了优势。其以复合性的咖啡配合糕点的产品规划相较于星巴克,更为完整,获利点更多。其在台湾市场,咖啡占据全部营收的60-70%左右,而蛋糕与面包占到30-40%左右。|!---page split---|

二、平价是创造单店营收高于同行水平的关键

1)     囊括了金字塔中、底部的大部分消费群体,相较于星巴克而言,扩大了消费群体范围,其消费群从中、高级白领、普通员工、学生与平常百姓到社会中间层,范围非常广泛,同时,随着人群的扩展,又增加了消费的频率。据85度C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凌晨两点至4点之间的消费群体,均是以司机人群为主的客户人群。即85度C以平价亲民的态度迎合了大部分的消费群体。

2)     以高打中的策略:与星巴克一样的奢华品味,与星巴克不一样的低价格。85度C的咖啡均价8元,面包均价3-6元,蛋糕均价8元。吴政学认为五星级的产品也可以很平价,他算了一笔账:“就算用最好的咖啡豆,一杯的成本也只有2.5块,如果卖8块,毛利率还是超过65%。”

3)     以与星巴克同等品质的咖啡,却是三分之一价格的策略,直接抢夺星巴克的部分消费群体(真正想喝一杯醇正咖啡,又不愿意支付太多溢价的人群)。

4)     重新定义咖啡本身的物质利益:以平易近人的价格、高品质的原材料重新定义了与星巴克完全不同的咖啡利益,从星巴克的咖啡是一种文化、一种休闲与体验,再到生活方式的定义,重新还原了其咖啡的本来特性。即咖啡的本质就是一种人人可以尝试的饮料。

5)    节约店面成本,提高单店的营收:

 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上)

n       以提高店面外带率的频次,来取代传统饮食店面常有的翻台率指标。85度C在店面整体的布局中,考虑到消费者滞留在店面的时间,每个店面几乎只有两或三个座位。消费者消费几乎都是外带出去,而不在店内停留。这样,一方面减少了门店的平均面积,另一方面,又增加了顾客在店内的快速流转。

n       85度C的门店的平均面积均小于星巴克,但单位面积的营收却居于行业之首。85度C的店面面积基本上控制在100平方米之内,虽然有的地方-爱华网-店租超过星巴克,但85度C以增加外带率的频次降低单位面积的成本。

n       创造行业内单店营业销售之冠。据行业内分析人士透露,85度C的单店营业额居烘焙行业之首。以进入中国大陆10年之久的迪欧咖啡为例,其在中国大陆近330家店(包括直营店、特许经营店及托管店),营业额达17.5亿人民币;其单店平均月销售额只有:45万不到的水平;

而85度C在中国大陆前几年69家店的营收逼近10亿新台币。其单店月平均销售额达到120万左右。平均净利:20%,高于同行业平均净利水平15%的数字近5%。

n       店内空间动线的设置也加快了消费者购买流转的速度。

n       店面通宵营业(24小时)可以降低店面租金成本,增加营业额。

6)    直接控制原材料上游厂商,以规模经济降低采购成本与运营成本。

n       通过参股的方式快速开店,建立规模经济,以达到降低成本与增加品牌形象的目的(在中国大陆市场)。

n       跳过原材料中间商贸环节,直接与原材料进口商接洽,取得采购优先权。

7)密集开店。在同一条街对面可以开设两家店,分别吸引不同街边的顾客,既放大了品牌效应,又减少了运营成本(如物流、配送)。

8)             标准化的产品制作流程与运营流程,保证大规模复制。

n       建立7大中央厨房系统,保证产品输入到各店的产品品质统一,节省运营成本;

n       以图片及文字说明的方式将面包与糕点制作流程标准化,从而保证品质及减少人为的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品与损耗品;

n       整个开店至运营的流程均被格式化与定义化,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与稳定地扩张。

(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0124.html

更多阅读

美食记——星巴克的焦糖拿铁与纽约芝士 星巴克黑森林拿铁

美食记——星巴克的焦糖拿铁与纽约芝士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款咖啡,星巴克的咖啡喝了好几年。我这人怕苦,怕苦喝咖啡,好比老人嘲讽的喝猫尿,然而至少猫尿并不香。在咖啡馆我绝不避讳自己怕苦,别说是浓缩咖啡,美式也不行。当然只配

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下)

三、85度C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消费群体与消费价值的最终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驱动85度C以此种模式运转的动力来自于在M型的社会情形下,消费价值的转变。或者说,能够促使85度C采取平价的奢华模式的本质,是消费群体对于以低价享受更高品质

星巴克官网 为何85度C生意好过星巴克?

  很难想象,在全世界拥有160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4亿美元的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这就是2003年才创办的台湾85度C咖啡糕点面包店。据统计,其在台湾地区开出340多家门店,一年卖出1亿杯咖啡,年营业收入15亿元人民币,超

星巴克 为何85度C生意好过星巴克

很难想象,在全世界拥有160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4亿美元的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这就是2003年才创办的台湾85度C咖啡糕点面包店。据统计,其在台湾地区开出340多家门店,一年卖出1亿杯咖啡,年营业收入15亿元人民币,超越在

星巴克的品牌理念 星巴克的品牌之路

   在中国,很多人知道西雅图是因为一部有名的电影《西雅图夜未眠》,那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西雅图一年中九个月细雨绵绵,是个非常浪漫的城市,所以注定会发生浪漫的故事,就好像我们今天说的:星巴克。    1971年,三个热爱咖啡的人建立

声明:《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上)》为网友指尖的落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