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民营速冻企业领军企业三全与思念,不约而同的结束了与国际4A合作。据内部员工讲,公司耗资几百万,最后只从4A公司那里买回来一堆不满意的包装和不理想的广告创意。作为国内速冻双甲,三全与灵智,思念与智威汤逊,均以合作一年就双方不满意结束,这不由得让我们深思。
从买卖关系看,我认为本质的问题应该来自4A,因为广告公司本身就属于服务性质的企业,作为乙方,不管什么原因,如果甲方不满意,只能说乙方并没有找到甲方核心需求所在。 国际4A广告公司,目前还没有摸清民营企业的"脉"。
笔者认为,速冻双甲与国际4A的合作“双亏”收场,应该由以下几个原因。
1、4a太把自己当回事,不把民企当回事。
民营企业,因历史问题,营销观念,一直停留在重销售,轻市场,重执行,轻分析的销售认知上。 国际4A广告公司,长期合作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全球一线知名品牌, 天生的品牌优越感和环境小资感,让很多具有外资背景的人看不上民营企业。很多外资广告人以为民营企业就是土包子或者就是上市有钱的爆发户,故在跟民企签订合同时,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选择了合作,从团队配置上,也没有提供最优质的力量(当然,民企在请外脑的时候,还停留在成本导向的习惯性思维中,外脑也因为利润情况不可能用最优质的团队来服务民企。我听说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在请广告公司时候还通过搞价来压低合作成本)。
民营企业,在中国特色的大市场竞争中,确实有很多企业靠的是机会成本赚取第一桶金,但并不代表所有民营企业都是土八路式营销。据我所指,速冻行业生产,物流标准都是民企制定的,包括目前速冻行业营销手段流行的试吃,买赠,也均是以民营企业发起而行业膜拜的(这一点,包括通用磨坊旗下湾仔码头也是后期跟随同样推广手法)。民营企业最清楚中国本土市场操作手法,并且很多民营企业内部甚至创始人当前也已经不乏高手,早已不是过去的民企营销思路。
国际4A如果还抱着过去思想来合作,只能是开始时就走错了路。据我了解,曾经给三全食品合作的灵智广告,第一次到企业提案时,沟通到一半,就被企业负责人制止继续(策略实在过于肤浅,连一向尊重智者的公司老板都实在忍不住而让灵智回去想想再来,灵智的傲慢与无知带来的尴尬可想而知)。另一家速冻企业思念食品在于4a合作过程中,笔者竟然听闻4a人常常电话斥责甲方市场负责人,这样的心态,如何做好营销服务?
2、民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把4a当回事。
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因为创业初期过于顺利,形成了超级自信的膨胀状态。老板都喜欢自己做创意人,做设计总监,对内指指点点,对外吆五喝六。整个心态没有摆正,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听不得批评。对于企业来讲,既然花大价钱来请外脑提升品牌营销力,就尽量多倾听外脑意见,而不是一味的给外脑意见。记得创意大师叶茂中曾说过:创意公司就好比你花钱买了一只看门狗,看门你不要替它叫,因为你叫的没它专业。
3、4a手法也许短期不适应速冻行业。
速冻食品作为方便食品的小众分支,有其特有行业特点。速冻行业当前依然是个小众市场,因为行业领军企业整体盘子的不强大,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初级竞争阶段。比如速冻食品靠广告制胜的少,靠包装制胜的多;靠公关制胜的少,靠推广制胜的多;靠品牌制胜的少,靠口味制胜的多。国际4a善用的TVC创意导向,在速冻行业并不是很受用。纵观速冻行业,有媒体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这跟其他行业代言人众多,广告漫天飞的手法截然不同。在休闲食品,年销售2亿元的企业敢于斥资5000万做央视,敢于1000万请一线明星代言.对比下,看看速冻食品几个企业有代言人,休闲食品几个企业有代言人,一目了然。
5、4a不懂中国传统饮食。
速冻食品,当前依然以中国传统食品水饺,汤圆,面点,丸子为主。这些带有浓郁传统记忆色彩的食品,更多的是因为美味传承了很多年。本土4a从业资深人士,大部分是台湾人、本土80后个性新生代甚至外国人,从小生长环境和当前从事企业的大环境,使得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清楚中国传统百性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速冻食品,消费者需求也许不是那些吸引眼球的创意,也不是听起来很炫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说出产品为何好吃。
速冻食品,作为中国食品行业朝阳产业,当前大冷冻行业已经进入500亿阵营。近两年,速冻食品高速增长,也让更多的人对这个行业开始关注。然速冻食品受历史影响,速冻行业也是食品行业相对少有的民营企业担当大哥的行业。故更多的行业进步要靠自学,而非他学。
行业如果想快速发展,一定需要高手存在,所以,国际视野得营销模式,民企一定需要。三全思念与国际4a合作“双亏”,核心问题是没有找到共同“沟通点”。
笔者建议,速冻行业找外脑,不要指望外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闻所未闻的想法,而更应该看重4a公司专业系统的产品品牌管理工具和方法。市场营销,是用科学的方法带来艺术性的成果,这就需要中西方营销思想结合,利用外脑提高视野和系统,利用本土经验做好落地。而国际4a服务本土民企,更应该把心态摆正,君不见解放战争,“流寇共匪”打败了“正统国军”,君不见速冻民营企业打败了台企龙凤。民营企业,一定是藏龙卧虎之地,只是都是隐居得高手而已。
只有心中明白要什么,才可以真正得到你想要的。
飞,总比爬要快。
所以,找外脑,依然是民企一条必须坚持的路,只是千万别再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