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车改革万事俱备期待东风
中国公务用车数量大、耗费大、恶评多。改革公务用车是当务之急,已成全社会共识。然公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谨慎从事,先行试点,逐渐推开,可以理解。
经过多年试点,目前,中国公务用车改革已经涉过深水区,开始突破困难期。
突破困难期的主要征兆就是杭州车改模式获得认可。
据人民日报报道,杭州市级机关公车改革自2009年5月启动,至今年7月底终于完成,全市87个市级机关的公车全部上缴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这意味着,杭州所有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公务人员的车补标准最高每月2600元,最低每月300元,全市用车补贴比车改前的公车开支下降了32%。
应该说,杭州的车改基本成功。主要标志是,一,车改触动了一些官员的特权和利益;二,车改触动了腐朽制度,方案设计严格公正,力度适当,具有可操作性;三、车改节省了用车费用指出。
车补涵盖的区域不仅包括杭州主城区、边缘城区,还包括杭州下辖的临安市、富阳市;车补打入市民卡,不能取现;除市级机关外,在区县层面也同时推进公车改革,到下级机关“蹭车”已不大可能。
公务用车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取消公务用车。目前的公务用车改革,应该只是权宜之计,是过渡制度。为实现终极目的,必须加快过渡制度的推行。
笔者预计,中国公务用车改革的速度将加快。原因如下。
第一、公务用车积弊很多,财政负担和舆论压力很大
平时舆论批评,百姓非议,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提案建议炮轰;公务用车已成社会焦点和热点;社会有识之士专门抓拍公车违章、公车私用;网络监督力度加大;国际方面公务用车使用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对现有公车制度的反相映衬,使弊端更为突出;公务用车成了由此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让使用公车的各级干部如坐针毡。
第二、加大反腐力度,推动廉政建设,公务用车改革首当其冲
改革公务用车已经被各级各部门列为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全国从市民到领导,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公务用车改革的决心越来越大
国务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公务用车管理已经加大力度。作为改革铺垫,可以使公务用车改革顺势而为,自然进行。
第四、公务用车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完成,思路已经清晰
杭州等城市的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公务用车制度设计、决策依据、决策水平都进入了成熟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为重要的是,公务用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1、各地消减公务用车成果显著
近年来,各地公务用车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公务用车数量已经得到控制。这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得到各方面积极认同,阻力很小
包括公务用车司机在内的公务用车改-爱华网-革的阻力已经很小。试点方案对用车的保证和用车补贴的发放,让使用公务用车的群体失去了抵触心理,大多持积极支持态度。全社会已经普遍认为,公务用车改革是大势所趋。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已成各方面共识。
3、汽车进入家庭带动公务员购车
私家车消费潮与公务人员购车欲望融汇为私人购车潮,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汽车消费意识的觉醒已经分散了公务用车人群对公务用车的过度依赖。私车成本降低而公务用车备受诟病的名誉成本增加,使公务员主动放弃公务用车的优越感而选择公务用车的拥有感,这是公务用车改革水到渠成的重要标志。
全国公务用车改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下一届全国两会或者中国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只要有一个契机,改革就将水到渠成。
兼并已经突破,航向已经开通。全国公务用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最终取消公车,也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