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阿凡达》营销
只要轻点鼠标,就可逛逛卢浮宫,爬爬阿尔卑斯山,穿越撒哈拉沙漠……通常不用半小时,就可从故宫游到白宫,这便是当下最热的虚拟旅游。200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个名为“超越时空”的虚拟旅游项目,利用3D技术,为那些不能实地到紫禁城的游客在网上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环境里,游客不仅能任意挑选某种身份游览,如公主、侍从等,还会有“网络导游” 为网友带路游览。另外,如果网友对其中某个景点感兴趣,还可以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让网络中的“我”在景点前拍照留念,相关数据显示,至2009年5月13日已有近27万名访问者在该网站注册。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缩短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旅游业作为信息敏感性产业,网络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西班牙旅游局统计,70%的人的出行决策是通过因特网获得的,在美国24%的人上网是为了寻找旅游目的地;根据百度公司统计,“虚拟景区”在中国的日平均搜索量是12200次。
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指出,虚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实景与电子地图结合,在网络上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旅游环境,让网友在资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身临其境,轻松实现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不用去风景区,就可以与心仪的景点合影,不用摄影师,就可以让数码照相机拍照。这样的旅游方式不受时空限制,也不必担心途中发生意外,随着“宅人”队伍的庞大,虚拟旅游便逐渐成为白领和宅人们的精神寄托。
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还无法轻松便捷地在国内现有的在线旅游网站中获得完整、即时的旅游信息以规划自己的旅游行程。大部分用户会通过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得到未经整理、核实的海量信息,但从中甄别出准确有效的信息需要时间、判断力和运气。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表示,虚拟旅游的出现可以让旅游者很好地进行甄别,从而选择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旅行。-爱华网-或者说,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与不可移动性与旅游者事前决策性之间的矛盾,致使旅游者不能提前试用旅游产品,两者之间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这一矛盾只有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才能够解决。这种信息不能仅是简单的文字信息或图片信息,它必须是沉浸性、构想性、交互性的,即真实旅游的“再现”——虚拟旅游。潜在旅游者正是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替代性的“旅游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
比如云南昆明市旅游局官方网站,进入该网站,可以看到“VR石林实景三维漫游”,点击进去就有石林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8个景点。再点击石林风景区可以感受到石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再比如西塘旅游风情网利用三维实景技术,整合当地旅游资源,直接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搭建宣传展示平台,更好地桥接了自助游客和旅游商家。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营销在提升顾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度、认知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提供虚拟旅游的直接目的即是宣传其实体产品,达到促销目的,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虚拟旅游可以为游客预览与选择旅游服务及产品提供参考或行前信息,虚拟旅游参与者通过仿真性体验决定是否有必要去现实旅游目的地旅游。在旅游服务及产品的营销方面,虚拟旅游是有效地展现旅游服务及旅游产品的高科技手段。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基于虚拟旅游的旅游网络营销将提高服务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虚拟旅游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