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抽雄吐丝后进入灌浆期,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减少营养消耗,扩大通风透光,提高光和效率,抗旱排涝,防止倒伏,增加产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看天浇水:孕穗至灌浆期,玉米对水分需求量大,较耐涝但不抗旱,如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尤其是抽穗前后如干旱缺水,将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灌浆期一般需浇水2-3次,以保持地皮不干为宜。但浇水应结合天气变化,以免造成倒伏。

  隔株(行)去雄: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雌雄花分开长在不同位置,一般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精、结籽,显现杂交优势,籽粒大而饱满、产量高。如天然或人工将本株的花粉授给本株花丝,则出现结实少、籽粒小、产量低的退化现象,故应尽力避免。隔两株去一株或隔两行去一行的雄花,可使异花授粉率提高而增产约5-10%。是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去雄应在天花抽出约1/3-1/2时将其抽拔掉扔于田外。一般隔株去雄较隔行去雄效果好,因隔株去雄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为未去雄株,增加授粉机会。隔行去雄则仅前后为未去雄株,授粉机率减少。另外,田边地头的植株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

  全田剪雄:玉米天花出齐后散布花粉7天左右,即将花粉散完,这时,应将天花从茎秆处折(或剪、削)除,扔于田外。这样可以:①改善田间光热条件。因为残余的天花如同一把遮阳伞,大约能遮挡住20%左右的日光和热量,这对玉米的成熟极为不利。②减少消耗:天花散粉后,除雄花和小花梗外,其它主茎与分枝并未死亡,但多因霉菌沾染,呈灰褐色,光合作用极其微弱,需要依赖植株维持生命、徒耗养料,水分和光合产物。③防止倒伏:剪除天花后,株高降低,减少了招风作用,使大风雨造成的倒伏折茎危害大大减少。④消灭病虫:天花主茎中往往有玉米螟潜藏,有的还染有黑粉病病疱、蚜虫、红蜘蛛等。玉米高产田必须进行去雄、剪雄,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高产辅助措施。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拔除空秆: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玉米高产田往往存在不长棒子的“空秆”玉米,有的是在玉米根际长出1-2个分蘖,形不成产量,这些空秆与分蘖均应拔除,以减少消耗,便于通风透光。特别是种植密度5000株以上,甚至没有间苗的田块,必须进行拔除空杆这项作业,以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适时晚收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籽粒达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据试验,玉米适时晚收8-10天,即等玉米乳线消失收获,可增产5-8%,无需投入任何成本,是一项非常划算的高产措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1056.html

更多阅读

简介 :王夫之论中、和

王夫之论中、和中国哲学的不少概念,在王夫之哲学中都有着独到的解释。“中”、“和”即是一例。“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始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雍也》篇)。以后,“中”成为《中庸》中的重要范畴。什么是中庸?历来说法不

声明:《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为网友灵魂摆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