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市场,彩电企业一直出尽风头,“3D、互联网、智能”等时髦的字眼铺天盖地地充斥在公众的视野。但事实上,或许只有黑电企业自己明白,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了。
去年TCL集团营业收入518.7亿元,净利润4.33亿元。四川长虹实现营业总收入417.12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总额6.7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8%;净利润4.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48%。康佳去年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净利润8203万元,同比减少45.7%。创维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32.2%。
而生产空调的格力电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仅比TCL高了不到100亿,但净利润达42.76亿元,超过彩电企业的总和。
在我毕业前后的1998年,中国彩电行业就开始了价格战,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没有核心技术,又打价格战,中国现存的彩电企业能活下来,已经是个奇迹。
价格战是企业家最无能、最愚蠢的短视行为,但面对短期的竞争压力,似乎又是不得已的必然选择。为什么中国的空调行业就没有价格战呢?根据这两天我阅读的一些资料来看,完全是一两个人造成的。其中一个人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朱洪江,另一人是格力电器的总经理董明珠。
董明珠原来不过是从南京辞职去珠海打工的人,她在1990年代初被派到安徽做营销员的时候,成功挑战电器销售中的一些行业潜规则,并在此后在格力电器一路高升的过程中,坚定地以技术和服务取胜,对价格战说不。
1996年的中国遭遇"冷夏",华东地区经历了40多天的梅雨期,气温的持续走低使得空调销售放缓。为了在萎缩的市场中争得份额,大批空调产销厂商开始大幅降价,打着"让利不让市场"的旗号开展价格战。但时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长的董明珠却坚定异常,提出格力空调一分钱也不降。她的理由是:格力一旦降价,一些大经销商就会抢先出货,用低价冲击市场,这将会动摇小经销商对格力的信心。经过这个不平凡的夏天,一大批空调品牌虽然靠降价达到销量新高,但却亏损严重,从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而不降价的格力的销量反而增长了17%,全年销量97万台,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跃居全国首位,并十余年保持这一记录至今。
自1995年起,格力打破了空调业内"先发货后付款"的潜规则,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分钱的应收款,创造了空调行业货款百分之百回笼的奇迹。这样,格力不需要打价格战缓解资金周转问题。
格力有9成的销量是专营店实现的,因此不用象一般家电企业那样在经销商处低头。对于苏宁、国美这样的连锁企业,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制造商都又爱又恨。但2004年,针对国美不许格力许可,擅自降价销售格力空调的行为,格力全面中断与国美的合作。对反感国美而又不敢与之决裂的家电生产厂家来说,董明珠意外地给他们争取到了一点福利。从2005年开始,一些家电品牌也能够和国美苏宁等连锁大卖场坐下来好好地谈一谈了,不经厂家同意就擅自降价的行为也有所收敛,至少在之前会发函经过企业确认。
曾有人善意地提醒董明珠:"现在大家都讨好国美还来不及,得罪他们太危险。"董明珠的回答更干脆:"如果跟国美等大卖场大面积合作,很多企业会死得更快。
2006年,在苏宁的一次空调采购招标会上,对于苏宁提出的种种要求,董明珠公开声明:"如果苏宁非要以这么低的价格进货,格力就退出本次的采购。"后来被记者问及此事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笑答:"这种情况的存在,证明苏宁目前还未足够强势,如果中国家电业界还有第二个董明珠,我只能用奥-爱华网-运冠军刘翔的速度开店了。
董明珠乐于会见经销商,但几乎从不见为之代工的国际巨头。贴外国人的牌子,这是让董明珠并不乐意的事情,不乐于做这种简单的代工者,因此格力在代工方面的价格很强势,不轻易妥协,以至于流失了不少订单,2007年就丢了来自GE一张200万台的大订单。董明珠的一贯认识是:代工不能帮助格力建立核心竞争力和赢得声誉,格力不仅要依靠出口数量,更要依靠"格力"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曾提案建议取消空调业的国家出口退税,因为很多企业不是安心做研发,而是恶性降价竞争,用大量的低价出口换来政府的退税补偿,而不是在海外市场用实力赢得尊严,这种"价格低廉--压价竞销--贸易摩擦--出口受限--资金短缺--产品升级受限"的怪圈无助于创立世界领先的民族品牌。
由于格力在国内市场份额接近于40%,格力加美的合计有近70%的份额,格力不打价格战,空调行业就没有持续十几年的价格战。企业的正常利润得到保证,企业才有较多的资金投入研发。
原本科龙比格力先引进日本技术,质量强于格力,但是科龙没有进行更多的技术研发投入,结果逐渐落伍。
2001年,格力曾希望能够正式引进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并打算出5亿元的高价。然而,一向与格力合作良好的日本企业一口回绝了全盘购买技术的请求,而且连相关设备的配件都不卖给格力。日方明确表示,自己花了16年才研制出来的核心技术绝对不会转让给任何一家中国企业。
在格力有4万人的,年销售额二百多亿时,全年招待费仅为300万元。
很难想象,在中国的制造业,居然有格力这种企业。
最后提一句,文中提到的格力、苏宁、国美三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我都持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