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身份认同、地域特点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关注两个和国际营销者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营销活动中,强大的民族身份认同(Ethnic Identity,EID),通常情况下是否会和世界普及性(Cosmopolitanism:COS)相冲突?在营销活动中,当涉及跨国家及跨文化因素时,民族身份认同和世界普及性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不同市场的目标消费者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其民族身份认同和世界普及性是否会对目标消费者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基于不同的国家市场和文化不同,这两者对目标消费者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8个国家的消费者案例,对各个国家市场的细分消费者市场进行界定和比较,最终确定了民族身份认同和世界普及性在市场营销中起到的作用。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身份特征,他们受到了根深蒂固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这种传统文化本身已被全球导向的文化影响所改变。随着不同国家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及消费行为特征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本文,国际营销管理者可以知道,用于各个国家的营销战略何时、以及在哪个市场上可以实行战略标准化,判断哪些市场战略在特定的时期必须切合地方市场特点。可视化:控制和承诺之间的衔接桥梁本文指出,企业经营情况的可视化将会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学习进程起到激励作用。相关的可视化方法及建模方式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意愿,提升他们对组织的贡献度并让他们有更好的表现。本文作者采用了对比方法,比较了两个采取了不同方法的组织最终的绩效改进情况:一种是控制模式,一种是承诺模式。通过对两种管理模式下的员工进行观察发现:虽然控制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经典模式,但是在采用控制模式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许多人性因素,因此导致组织无法取得最好的绩效;而承诺模式则采用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促进、激励员工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内部联合阵营。因此问题在于,如何联合起组织内部各个层面的员工,实现绩效最大化。作者指出,控制和承诺两种手段都很重要,而管理者必须努力取得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事实上,承诺手段在两者之间应该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思路下,组织中不同的层面不应该是处于接受指令的状态,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为自己设定好目标。组织还必须找到一套标准化的方式,帮助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其中一个可行的方式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现有的业务情况具有可视性,以便组织更好地审时度势。对于管理者而言,采用可视化的因果关系方案有利于设定发展目标,能让组织取得更好的绩效。竞争性和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冲突: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神话
全球经济市场竞争激烈,这给整个环境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可能让一些大企业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然而现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尤其是关于利益相关人的理论,都没有很好地重视并正视企业面临的市场和市场压力问题,而仅仅是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为企业带来的好处。本文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竞争的关系,让营销者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更好地了解,并最终能更好地运用到商业实践中。
通过研究现有的经济和战略管理文献,以及探讨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并对“CAC40”排行榜(CAC40,根据法国40家最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编制的股票指-爱华网-数)上的一些企业进行采访,本文给企业社会责任下的定义是:企业能够将自己对环境和社会的意识整合到企业的活动方案中。通过研究,本文有三个发现:第一,基于理论层面以及现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企业的经济发展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观,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二,关于企业通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获得竞争优势的限制性,即使利益相关者强烈要求企业开展负责任的行动,企业的“向善意识”也不太强烈。事实上,企业是否开展社会责任战略是和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密切相关的。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观点具有争议性,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当企业战略具有不可模仿性时,企业才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