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
13. 不用抱怨不公平,这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抱怨,是职场上很容易碰到的状态。你看到两个人同时毕业进入职场,A的成绩可能不如B,但过了三年,A竟然成为B的主管,这时候就会听到B的抱怨。或是有两个学生同时到一家公司面试,一个成绩优秀、一个差强人意,但结果却是成绩不好的那位被录取,于是抱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办公室里也常有这样的抱怨。许多人的外在条件看起来远不如你,但每有重要项目时,老板都会把重责大任交给他,这时就会出现“不公平”的声浪。这些都是抱怨,但其实你不用抱怨不公平,你只需要认清一件事情:职场上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爱抱怨的人,总会回到负面情境中
职场怎么会有公平呢?就像我们五个手指头长度不同,父母即使尽量公平地看待每个小孩,也会有偏心的情况一样,不可能公平。既然如此,抱怨不公平有什么用呢?
什么叫做抱怨?例如你到一家新开的餐厅里吃饭,侍者送菜时不仅把菜往桌上一丢,而且汤汁溅得整桌的人一身,还看到老鼠、蟑螂到处跑,吃得你一肚子火,结账时又发现刚刚那一顿贵得离谱。许多人吃完后就不会再光顾了,但爱抱怨的人却会不断地回去,这不是说他真的回去光顾,而是他会不断地通过抱怨回到当的那个场景。因为只要一抱怨,他就会回到原来的负面状态中,就像是一直光顾那家餐厅一样。
一项针对职场环境的调查显示,近90%的职场人每天都会抱怨。其中,65%的人每天抱怨一至五次,19%的人每天抱怨六至十次,另外,还有5%的人每天抱怨二十次以上。不过,调查也发现,有11%的人表示自己“从来不抱怨”。但在职场上,似乎很难看到这一群从不抱怨的人。
抱怨,其实是全世界最没价值的话语。你抱怨,环境不会改变,客户不会改变,主管更不会改变。它只会影响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只会让你愈来愈消极而已。所以,如果你想在职场上有好的表现,就要多爱自己一点。多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停止抱怨。
我曾经遇到一位非常喜欢抱怨的同事,她每天早上一进公司就开始抱怨,从早上要打卡、老板不让她参与project到同事中午吃饭不找她、开会时间太长、下班时间太晚、薪水太低……任何事情到了她的嘴里都能化为抱怨。而且她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建议,每天自怨自艾。尽管活得这么不开心,她还是不愿意辞职。每个和她共事的人都很怕她,因为她嘴里谈的都是某某人对她不公平。时间一久,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了。
别用过度的情绪发泄抱怨
职场周遭常常出现用过度情绪发泄抱怨的人,同事也拿他们没办法。《不抱怨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威尔·鲍温(Will Bowen)曾发起一项“不抱怨”运动。他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色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这时就养成不抱怨的习惯了。
威尔·鲍温阐明了一项很重要的观点,也就是当你的嘴巴停止表达消极的思想时,你的心里就会产生快乐的念头。因为心灵就像一座意念工厂,随时都在运作,若是消极的想法缺乏市场,工厂就会改组重建,转而生产快乐的思想。所以,抱怨之前请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真的要用这种“听觉污染”,来影响自己和他人呢?
很多人以为,生气就应该发泄出来,曾经有学员问我:“有负面情绪不是应该发泄出来,闷着反而对身体不好吗?”但科学家的数据却证明了这种想法是没有依据的。
科学家将人的情绪反应分成两组,A组人生气时就大吼大叫,而B组人则在生气时努力深呼吸。一星期后发现,用吼叫方式发泄的A组人在生理反应上并没有比较平静,反倒是用深呼吸方式应对的B组人,得到了真正的平静。
这项研究证明了一件事情:当你用抱怨来面对别人给你的负面情绪时,你只会将自己的生气时间延长而已。
面对职场中的不公平,停止抱怨吧!办公室本来-爱华网-就不会有公平,如果还用抱怨折磨自己,只会雪上加霜。
想抱怨时,你可以怎么办?
1.深呼吸:当有消极情绪、想抱怨时,最好先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在深呼吸的过程中,你可以想象自己用缓慢的方式把干净的空气吸进肺里,然后以缓慢的方式吐出含有负面能量的空气来。将这个过程反复练习,并在心中想象干净进来、污秽出去,就可以达到平静的目的。
2.把自己想抱怨的内容写下来:写作是一种厘清自己的好方式,在写作过程中,你会整合自己并看到自我内在的问题。通过纸与笔,你还能从文字中发现自己的抱怨源头,更加清楚地看到关键点。
3.改变空间:若环境中有让你觉得想抱怨的部分,请立刻改变你的空间。例如你接到客户的抱怨电话,挂断后觉得很不舒服,当下你应该起身离开办公室,去茶水间、洗手间或是户外空间,让自己的不良情绪有机会发泄出来。|!---page split---|
14. 工作是没有寒暑假的我在职场上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年轻人进入职场已经四五年,不算是职场新人了,但每年只要到了某个时间点,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四月份,会听到他们要组团参加垦丁春呐(编者注:垦丁,台湾地区名;春呐,一种音乐活动);到了七、八月份,他们转移阵地到贡寮海洋音乐季(编者注:贡寮,台湾地区名);到了年底,他们又跟着当红艺人跑场子。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终于可以不想工作,好好休息一下了!”
每次听到这些年轻人还没放假就讨论要出去玩,我就想:“如果我是他们的老板,会怎样看待这些员工呢?”当然,这些年轻人会说:“我可是用自己的年假或休假日去的,没有占用上班时间。”但事实上,这个心态是多多少少有些问题的。
工作是没有寒暑假的
我并不认为职场人应该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为公司卖命,只是我从年轻人每到年节就出去玩的现象里看到:这些人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已经步入社会的人,他们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心态,以为工作是有寒暑假的。好比考试前认真念几天书,其他时候都是半休息状态,他们在考核前认真工作,不考核时就混日子。
年轻人应该认清,从你领到毕业证书那一刻起,就注定没有寒暑假,也没有真正的休假。因为在进入社会那一天起,你就必须认清上班是最重要的,加班是免不了的,投入心思在工作中更是必然。动不动就找朋友出去K歌、泡吧,碰到节日就组团出去庆祝,把过去学生时期的那一套拿到社会上使用,把娱乐变得比生活还重要,是早晚要吃亏的。你需要随着身份的变化摆正心态,把学生时代习以为常的生活当成非正常的日子看待。
同时,我要提醒职场工作者,若想在职场上有好的表现,就必须让工作和生活合而为一。也就是说,不应该再把工作和生活拆开来看。所以,从现在开始,请思考你的生活中有多大的比例是与工作有关的,如果比例很低,最好调整一下重心,并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跟工作相关的资讯,至少在说的时候别忘了顺便想一想工作。
像乐天市场创办人三木谷浩史就是能将“生活工作化”的最佳写照。他在《成功的原则》一书中曾经提到,乐天市场上的陈设方式,很多都是他出差在外时观察所得到的灵感。
例如有一次他前往法国出差,逛超市时他发现:法国人水果、蔬菜的陈设方式和日本人大不相同,不管是颜色还是标签,都有很大的差异。于是,他开始思考,哪一种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更清楚,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他回来后就马上针对乐天的陈设做出改变。
这些思考过程并非发生在三木谷浩史工作的时候,但他却能把握住每个机会,尽可能去观察、去接触新事物,然后将这些灵感带入自己的工作中,让乐天市场成为日本第一大购物网站。
在生活中寻找工作灵感
在生活中寻找工作灵感,这个习惯当然不是成功人士所专有的,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心,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改变的灵感。
有一年除夕前的一天凌晨,我去逛家乐福,看到一位和我合作很久的印刷厂业务代表正和他的家人逛卖场。他在礼品区里拿起一个个洋酒礼盒,仔细察看上面的包装。我上前跟他打招呼时问了一句:“你要买酒啊?”没想到,他跟我说:“不是,我只是要看这瓶酒的印刷包装,了解其他印刷厂的技术如何,也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跟人家一样好,或是以后可以怎么建议客户做包装。”
当时,我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虽然那不是上班时间,而且是跟家人一起逛卖场,但他的心思还是跟工作有关。
再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员从事电话客服工作,电话客服要处理许多琐碎的来客要求,但这位学员并没有下了班就开始懈怠,而是在接别人打来的客服电话,或利用自己打电话到客服部门的机会,仔细了解别人的客服流程、说话技巧等等,思考别人是怎样表现的,可以怎样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这位学员把这些心得归纳起来,回到工作岗位后,再将这些心得应用出来,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将工作融入生活,并非希望职场人成为不休息的工作站,而是希望每位职场人都能用心在生活中观察每个细节,并从接触的对象中找寻进步的蛛丝马迹,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愈来愈强。
生活工作化的三种必备能力
1.观察力:指的是在生活中拥有更细微的观察力。例如去观察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个能力又是如何丰富你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有趣。举个例子,如果善用观察能力,你会发现尽管是在餐厅吃饭,但不再只是吃饭而已。你会看到更多的细节,像是餐厅业者的流程管理、如何招待客户、如何简化前期的作业等等,这都有助于工作中的反思。
2.联想力:联想力指的是工作和所观察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消费性产品的业务人员为了了解消费者需求,常会去卖场做观察,找出当前的消费趋势。但是,不只是这类型的职场人才需要逛卖场,如果你从事的是内勤事务工作,虽然不是站在销售第一线,但你也可以借着逛卖场的机会,观察别人的补货流程、管理细节,从中找到与自己有关的元素,从而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好。
3.创造力:创造力并不是指发明,而是把旧的东西重新组合成新事物的能力。例如,木瓜一定要加牛奶吗?不一定。酪梨加牛奶也很好喝,甚至酸奶加牛奶也不错。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联的元素重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产生不同变化,就会让有创意的想法跃然而出。|!---page split---|
15. 没有进步,就是退步甲和乙是大学好朋友,他们一起去应聘一家公司,也一起进入笔试阶段。第一次笔试结束后,甲拿到98分,乙拿到90分,甲是榜首,非常开心,等着被录取。但不久,公司又通知要第二次笔试,考试时卷子一发下来,甲觉得很奇怪,怎么考卷跟上一次一样?但他还是轻松作答,交考卷的时候只看到乙还在焦头烂额。放榜后,甲还是跟上次一样拿到98分,乙则拿到96分。甲心里想:“你还是差我两分!”
考完第二次后,公司又通知要第三次笔试,这次也将决定录取谁。一进考场,甲发现考卷题目还是跟前两次一样,因此还是轻松交卷。而乙也还是焦头烂额地作答,等到考试结果公布,这次甲和乙都拿了98分,但公司最后只录取了乙一人。
甲觉得很不服气,跑去问这家公司的主管:“我考了三次,从头到尾都是98分,好歹都是最高分,但乙不是啊,他平均分数没有我高,为何你们选他不选我?”这位主管告诉他:“事实上,乙每次考试,成绩都比上一次有进步。但对你而言,你却没有进步,只停留在原地。在职场上,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一个十年”还是“十个一年”
我常在看别人的简历时会问他:“你是做哪一行的?”对方会说:“我做某某行业。”接下来我会问:“这个行业你做多久了?”对方可能会说:“十年。”听到这里,我通常会继续追问:“你的十年指的是‘一个十年’还是‘十个一年’?”
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十年”指的是十年来有持续学习、进步,是有累积的,若能如此,就有完整十年的累积经验;但很多人在职场上表现出来的却是“十个一年”,也就是说他在职场可能已经待了十年,但他的专业、想法、格局都还跟刚进来的第一年一样,没有进步。每一年都好像新人一样,每做一件事情的态度与水准都和他刚进公司时差不多。
在职场上如果没有每年进步,处理事情也没有变得更快,那待一二十年和待一两年其实没有两样,公司用较低的薪水找新人进来就可以了。又如果,职场人在过去的每一年没有长进,却要求薪水每一年调高,那在公司裁员、减薪的关键时刻,这种人就很容易被锁定为目标。
拿我自己来说,我身为讲师所设定的目标,就是一年要接几场演讲、要接触多少学员、要出版几本书。因此,我会随时记录自己已经完成了多少场,像是一年一百场代表着一个月就要做完九场演讲。一旦我完成其中一个目标,我就会给自己一个奖励,例如让自己放一天假、出国玩、去泡温泉等,而这些都是我工作的动力。
提升格局,不断进步
但以上都只是工作职能与技术上的进步,职场上更重要的是,必须注意自我格局的进步。所谓的格局,就是看待事情的角度、观点。若能用更高层次的观点来看待职场上发生的事情,就代表你的格局与时俱增。
例如一位社会新人,大学念的是财务,进入职场后,他把学校教的知识运用在公司流程上,这很合乎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但三年后,这位职场人的格局应该有所进步,他不应该只停留在会做账、报销收据而已,他应该有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能力。于是,他必须思考:“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更方便?” “我是不是可以让跨部门的请款流程简化?”“我是不是可以让精准度提高、错误率降低?”“我是不是可以让厂商的请款程序缩短,增加公司的应收账款?”
如果这位职场人待在这家公司已经五到十年了,他的格局应该比三年资历时更高。如果那时他已是主管,他应该用主管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带领团队,如何把事情做到更好;若他不是主管,也必须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事情。
所以,在这个阶段,职场人看待事情的方式就不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如何把事情做得快一点、做得好一点。这就是格局的提升。进步是一种观念,也是在职场上必备的重要概念。有句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前浪绝不会因为被后浪推一下,便死在沙滩上,前浪会死是因为它一直停留在原地,若前浪跟着往前走,只会让浪愈来愈大。这道理应用在职场上也是如此,职场人的能力必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愈来愈强,才能让公司愈来愈状大。
持续在职场上进步的三个好习惯
1.明确的目标:衡量自己在职场上是否有进步的方法,就是找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衡量。例如同一件事情过去要花半小时处理,但现在只需花十五分钟就可完成;过去一天只能处理三件事情,但现在一天可以处理四件事情。通过这些明确的数字,才能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
2.记录成长过程:用电脑、纸笔等方式做记录,让自己清楚地看到何时进步到哪里,才能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制订出最佳的时间表。
3.嘉许自己:嘉许自己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的,另一种是行动的。用语言嘉许自己,便可在每一次看到自我进步时,告诉自己:“你实在是太棒了!”而用行动嘉许自己,可以给自己一些有趣且实质的鼓励。例如一旦完成目标,就去做一次SPA、吃一次大餐,甚至到梦寐以求的地方旅游。有了这些诱因,你才更有动力去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