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遍布在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他们身上,总是携带着两种名片,随时准备变换角色;8小时之内,他们是打工者,8小时之外,他们是主宰自己梦想的老板;他们总是步履匆匆,他们总觉精力不够用;他们总在刻意回避,同事们不知道他在工作之外也做着老板,就连他们的名片上也印着"市场部经理、董事"等头衔,而不是总经理。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在职创业者。
尽管准许在职人员创业的相关政策出台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还是有不少人在在职创业这条路上走得遮遮掩掩,还有不少人依然驻足观望。从比较学的角度看,在职创业者具有较强的特性,他们选择创业多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或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然而,只有激情是不够的,只有明白在职创业适合做什么,不宜做什么,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才能在这条路上更平稳的走下去。
向你推荐几种创业方式
就创业项目来说,在职创业人群由于其边打工边创业的特性,在项目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在职创业比较偏向于投资较小、占用时间不多、能够委托他人打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等几个特性,具体而言有下面三种创业方向。
网上创业
由于网络的便捷、高效、方便管理,不少在职创业者都把选择的方向定在了网上创业。网上创业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网上开店,如在淘宝、易趣上开家自己的网店,或者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站。二是善用信息的不对等来进行获利,例如有人在某家知名商务网上注册,专门为供求双方有偿提供信息,而这些信息则全部来自免费的网络。
做代理商
做某个商品的代理,不需要占用全职的时间,而且正职的工作还能积累较多的人脉,方便代理商品的销售。
咨询业委托投资
适合那些拥有一定资金,但个人缺少精力或时间的创业者。对于委托投资来说,一是要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优势、市场差异、美誉度这四个方面;二是一个好的合伙人,合伙人的品性是第一位的,一个诚信的合伙人是保证合作成功的根本,当然合伙人是否具有管理素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尽管在职创业具有风险小、可充分利用资源等优势,但在采访中,仍有不少人对在职创业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全力以赴创业尚不能保证成功,何况这样三心二意。时间、精力投入的有限性必然限制了创业规模的发展。"严格来说,这样的创业不能算创业,更多在职创业者只是抱着赚钱的心态,而不是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份事业",一位受访者尖锐的表示。
而另一方面,不少在职创业者也直言,两头兼顾的状态让他们感到很辛苦,到后来肯定要放弃一头。
由此可见,尽管在职创业有效调动了在职者的闲散资金,带来了收益,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它仍然只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模式,更多人经过在职创业的尝试和积累,或者选择辞职进行完全创业,或者放弃创业继续做打工族。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取舍是必然的趋势。
如果你实验阶段发现前途大有,我们建议你辞掉工作当老板去。
当然,如果实验阶段形势不妙,你可以重新专注你的工作去。
精力难以兼顾,于是辞职
A先生从体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单位做后勤主管。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渐渐感到了乏味,然而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收入不高。于是,A先生便打起了小算盘: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之余干点儿别的什么。"重拾老本行"是他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对,当健身教练,开一家健身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后,他最终决定,就把地点选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
"现在的健身房都是采用会员制度,一投资就是几百、几千元,人们肯定会在入会前有所犹豫,进行多方比较。"A先生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先让大家进行免费体验,"刚开张的一周,我们的所有健身器械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我还利用以前在体校学习时的一些人力资源,请来健美教练、舞蹈老师给大家授课,确实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凑热闹的人。"一周之后,问题来了:客流明显减少了一大半。这时候,A先生就在销售模式和宣传上动足了脑筋,下班一回家就到各家信箱中投放广告,然后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价格也只是外面各大知名健身房的1/2。
现在A先生的健身房已开办半年多,很多住户都办了年卡。但他有时却感到力不从心,"每天下午5时就必须从公司出来,7时赶到健身房上班,一般要工作到晚上11时,而且运动量也很大,第二天上班时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疼。"A先生感叹道,"在职创业真的是挺辛苦!"而且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人手上也显现出缺口,"我现在需要一个健身教练和一个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的事情我打算放手请人来做,我则负责管理方面的事务。当然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些,所以需要回炉再进修再学习。"他说,"最高兴的事,是晚上11时打烊后清点那比工资高出好几倍的赢利。等过阵子,健身房转上正轨,我打算从单位辞职,全心全意当老板。"
踏进创业门要有充分的准备
创业毕竟要牵涉诸多精力,要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并非易事。而且,任何一种形式的创业都存在风险,在职创业者往往一心二用,更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积极利用现有资源
不少在职人员都选择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创业,对这部分在职老板来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在职老板不能将个人生意与单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里扒外,唯利是图,否则不仅要冒道德上的风险,而且很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有些上班族有投资资金或有一定的业务渠道,但苦于分身无术,因此会选择合作经营的创业方式。这虽能让在职老板轻松上阵,但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
前车之鉴
要创业,不要竞业
小桂是某电信局的技术骨干。1999年他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劳动合同,其中第六条约定了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续订的条件。2002年5月,小桂与他人共同注册登记了一家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
2002年6月,公司正式开业,小桂给单位送去了请柬。信息公司的经营范围:(ISP)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软硬件开发等业务。小桂在成立公司前还曾成立了一家计算机通信技术研究所,自任所长,并注册一家网站。同月,单位以小桂未经企业允许,擅自成立公司,并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也未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为由,对其作出了《违纪处理》,通知小桂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停职检查。并要求小桂10日内与该信息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回局报到安心工作。
此外,要责、权、利分清楚,最好形成书面文字,有合作双方和见证人的签字,以免到时候空口无凭。
尽量用足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有很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在职人员创业时一定要注意"用足"这些政策,如免税优惠、在某地注册企业可享受比其它地区更优惠的税率等。这些政策可大大减少创业初期的成本,使创业风险大为降低。
工作只是积累,创业才是梦想
和别人的事业发展轨迹稍有不同,三少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是先创业而后再找工作,最终具备了打工者和老板的双重身份。
早在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三少就尝试了两次创业。一次是大二那年,创办了一家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信息的网站,但由于当时正值互联网的寒冬,没有人愿意再拿钱出来投资网站,所以首次创业就遭遇了滑铁卢,后来他又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
毕业后,三少思索再三,决定还是回归到自己最感兴趣并最具优势的行业中来。分析了目前的市场情况,他把目标确定在了建一家B2C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营笔记本电脑,因为他坚定的认为,在今后,人们拥有笔记本的普及度将和他们拥有手机一样的广泛。
网站创办起来后,由于有稳定便宜的进货渠道,发展还算不错,但这时的三少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瓶颈:工作太过松散和自由,时间安排混乱,对网站今后的出路缺少进一步的想法,在管理、人脉等方面也缺少积累。
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三少应聘到了一家国际知名IT公司,做客户经理。网站则聘用别人去经营管理,他只负责大方向上的变动和管理。
三少坦言,在外企工作的这段时间,让他学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考虑了很多。他了解了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懂得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也突破了自己想法的局限,发现原来创业并不仅仅是赚钱这么简单,创业意味着要用心去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念,因为打工的磨练让他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
三少计划着再过几个月,就从公司辞职。因为在他这个职位所能学到的东西他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再向上升则必然意味着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双重劳动关系
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同一劳动者同一时期内与两个不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连带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同时,原劳动部关于合同制工人因双重劳动关系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处理意见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未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劳动合同有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规定且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劳动合同的约定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处理。另外,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中,也明确了用人单位有责任防止与劳动者形成双重劳动关系。
在实践中,很多创业者既是企业的所有人,也是企业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主要工作者,关系比较复杂,可能具备劳动关系的性质。但我国目前对多重劳动关系的认定还有所限制。劳动者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