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级超强地震过后,核电事故带来的停电等一系列滞后效应将使地震带来的深度影响逐渐显现。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东京的停电将给当地多种产业带来广泛影响。在汽车产业方面,工厂集中在关东圈的本田、日产、富士重工所受影响极大。本田设在埼玉县的工厂虽配有自备发电机,但遭遇长时间停电,工厂将不得不停产。日产和富士重工所受影响将更大,日产在日本国内的6家工厂有4家在神奈川县,富士重工也有5家工厂在群马县,长时间停电将产生更大损失。福岛两座核电站受损的机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而新设备的投资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缺电将维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强震过后,日本汽车业的损失短时间之内难以准确统计,但灾难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预见的。灾难的深远影响将引起日本汽车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细微变化,同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汽车产业和市场布局发生微调性变化趋势。
第一、生产体系变化
由于日本丰田、日产、富士重工等受灾严重的各汽车企业受停电、停运的影响,物流体系阻滞,石油化工企业等上游原材料生产不畅,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节奏放慢。生产销售计划将面临现实的改变。预定推出新车计划,前期节奏肯定会放慢。
第二、产品流向变化
日本国内汽车销售不会受到本质影响。但整车出口和零部件供应影响很大。
第三、发展重点变化
由于生产的影响,日本多数企业的产业规模扩张欲望受到挫伤。发展的重点将由规模的扩张引申为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的巩固强化与稳定;由一般车型量的增长引申为重点车型技术质的突破。
第四、市场布局变化
非常情形下,日本汽车企业恢复生产期间短期内将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并加速市场布局调整,市场重心加速由欧美向中国转移,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增强中国市场渗透力度,增强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信任程度,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的决心会更加坚定。
第五、世界汽车巨头竞争对应关系变化
强震过后,至少一年时间内,日本汽车企业将锋芒内敛。世界汽车巨头相互竞争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美、德、中、日的四方竞争的方向可能向以美、德双方竞争为主的方向偏移,美、德车系锋芒毕露的竞争将更具针对性和惨烈性,价格厮杀不可避免,竞争的焦点更集中于市场占有率、新技术利用率、电动车量产等方面。
第六、日本汽车将有反弹
如果以为震后日本会有些许落后并借此超越,那就大错特错了。日本多灾多难,日本企业灾难的应对能力之强素来为业界称道。没有人怀疑日本企业的生机恢复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交通设施、电力供应、生产物流体系恢复的过程,也是其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的过程。只需要几个月时间,日本企业就会完成休养生息的过程,并将蓄积的能量爆发出来,形成有力的反弹,生产销售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并有可能获得意外的超越。业界对日企的再生恢复和反弹能力应有充分估计。
面对上述细微变局,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是加快推出新车。
新车是重要的生产资源,是人才资源等各种资源的集中体现,是颇具分量的竞争砝码。企业的竞争往往表现为车型的竞争。在当前的市场情势下,应该把推出新产品、研发全新重点车型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借助新车型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抓紧调整新车布局,加快实施新车研发规划,加速将趋于成熟的车型推向市场,率先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是强化技术储备。
抓紧吸纳世界先进汽车企业的新技术,在世界技术融合中消化新技术,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先进技术之间的距离。
第三是降价促销。
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优惠幅度,价格下降一步到位,全面提升产品性价比,造成产品价格的洼地效应,增强产品低价格产生的吸引力和高性价比产生的产品魅力,赢得忠诚度,更大范围地占领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
第四是加强中日汽车技术交流。
越是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越要尽可能提供一切帮助。灾难来临时,行业间也会靠得更近。派出人员,伸出援手,在支援与交流中学习先进技术,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借助经济全球化氛围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互惠双赢。
总之,强震过后,日本汽车企业面临灾难,也面临发展的新生机、新机遇,不可小视;灾难是全球的,影响是共同的,应该在每一个历史节点找到自己发展的机遇,获得伙伴和朋友,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步,至少不会落下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