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太多的坏处 百思买在华已无太多选择



  进入中国市场足足花了3年多,以百思买命名的9家门店落地花费6年,但退出却在一瞬之间。

  这不由让笔者想起,时任苏宁电器总裁的孙为民在百思买初进中国市场时略带不屑的话语:“百思买对我们来讲还是个零。”真是一语成谶,除去早年并购的五星电器,百思买在中国的自身拓展几乎又变回了一个零。

 选择太多的坏处 百思买在华已无太多选择

  当然,百思买在管理、陈列等方面的水平是不可否认的,国美、苏宁这样的本土大鳄显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这些细节决定不了成败。百思买主要是败在经营模式的过于超前上。

  当前的中国市场仍以价格导向为消费主流,但百思买偏不信邪,认为在美国的成功可以复制到中国,就算现在消费习性不同也可以引导并改变。事实证明这不是个明智的战略,所谓的全部自营、买断经营、不设厂家促销员等措施,不仅没有换来中国消费者最在意的价格优势,反而徒增了企业成本,还没落供应商的好,甚至都形成不了对供应商的议价话语权。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句台词说: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百思买恰恰正是步子迈得太大了。

  另外,百思买上海门店大多处于竞争激烈商圈,不仅租金高,还面临国美、苏宁的“围攻”,难以发挥优势。而百思买当初欲通过服务产生更高价值的设想也成为了泡影。服务可以产生价值,但它的价值在时下的中国市场还远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持续运转。在家电零售血刃竞争的当下,仅价格一项,就足以致命。不过,用家电行业资深人士端木清言的话说,百思买的经营模式绝对是未来趋势,国美、苏宁目前的转型正是朝这个方向来。

  但不管如何,关闭9家门店意味着百思买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已经至少失败了50%,而且可以说,百思买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已变得并不乐观。

  因为家电连锁业已经没有五六年前那样的市场良机,而五星电器也错失了快速扩张的最佳时机。尽管百思买明确表示不会退出中国,并将加快五星电器的开店步伐。但是,在上aihuau.com有国美、苏宁等本土大鳄,下有以汇银、北国、通程、家福来为代表的区域地头蛇的多重围剿之下,百思买的五星拓展之路有那么好走吗?

  五星电器目前160余家门店,就算每年以50家速度递增,且战略-爱华网-不出任何差错,10年内也仍赶不上国美、苏宁,这就注定了五星电器在相当长的阶段内只能是以区域企业的姿态存在。这样的一个五星电器,对于百思买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雄心来说,又究竟能有多大的价值?

  百思买将宝押在五星电器头上的确不假。但这个“宝”却未必是针对中国市场的长远之举,而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百思买如此高调地任命五星电器新的团队、宣布新的拓展策略,绝对不能排除有将五星电器打包出售以全面脱身的可能性。这也许是百思买的如意算盘,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国美、苏宁不正一直虎视眈眈盯着五星电器这块肥肉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7702.html

更多阅读

何必开口乱了芳华 百思买在华何必再苦撑

苏宁变身“云商”、国美去掉“电器”……在家电零售企业转型进入高潮之时,百思买在华的“转型”之作是高管的动荡——旗下五星电器总裁王健辞职走人。   如果每一次露面都是利好,百思买虽然在中国市场业绩平平,但至少是个品牌运作高

百思买:好模式的理想与现实

  2011年2月,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美国百思买(Best Buy)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所有9家门店。  百思买在中国征战五年最终失意退出,这一商业案例堪称中美两个不同商业文明形态相互冲突的缩影。两种来自不同商业环境的商业模式,2006年在上

沪昆高铁引发的争议 百思买退出引发家电零售模式争议

是追求单店的盈利水平,还是坚持对规模化利益的不断追求?此前,对于中国的不少家电连锁企业而言,这还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选题。日前,随着百思买电器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转而对全资并购企业五星电器未来发展的大力支持,意味着在经历了百思买5

2016苏州经济增长停滞 增长停滞的百思买 发展困境如何求解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购物季,美国零售商虽然未感受到爆发式的销售奇迹,但已出现的消费回暖迹象已让商家们大松一口气:最坏的岁月终于过去。   这同时意味着,零售商们不能再把业绩下滑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金融危机了。百思买在2010年12

百思买 个性化生存百思买的抉择

百思买一直饱受争议。  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百思买的“步伐”迟滞而缓慢,尽管如此,国美、苏宁并不敢小视它。百思买,被认为是沉睡着的“庞然大物”。国美、苏宁的销售额加起来相当于百思买的一半,百思买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门店,有着强

声明:《选择太多的坏处 百思买在华已无太多选择》为网友泪如珠美却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