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对于中国GDP的增长很当一回事情,不少专家也讨论得很热烈,甚至认真地讨论到了人均GDP的程度,但我觉得大可不必那么激动与兴奋。我的一亲戚原来是村干部,兼做村里的统计工作,有一次他给我说:兄弟,你是弄数字的,这猪的数字啊,真的不能说啊,不敢统计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生猪存栏数还有800多头,那现在人想养的越来越少了,做数字的时候哪任领导都不能说在自己任内跌了下来啊,都规定了一个上升的百分比,现在村里几乎没猪了,但是报的数字都快上万头了,那上面的猪数字能准么?猪是这样,那鸡鸭羊的也差不多啊。我们对于房屋统计的数字,现在能用网络上购买登记的数字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可是那么多基于报告的经济数据到底真假,我回答不了,一般领导回答不了,统计专家也回答不了。那么GDP数据的真实性有多大的意义呢?说自己第二与第三或者第一又有啥意义呢?人家外人是不明白底细,咱自己家里人还互相蒙来蒙去的做啥呢?
我们零点经常做物流园区研究、也做全国的快递行业的研究、最近在与福田汽车做一个大规模的物流研究,因为要通过物流变化趋势的研究来判断卡车的发展机会与潜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可看到我们的物流效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GDP中依然有30%的贡献度来自于物流,这就代表物流效率依然很低,东西就那么多,但是运来运去、存来存去、算来算去,东西就那点东西,但是被算的次数很多,日本、美国的物流占据GDP的水平都在10%以下,拿它们国家的计算标准来计算中国的GDP,就要计算一大笔,而如果本来的计算标准就不一样,那么所谓的多少就不可比。
我们知道我们单位生产成本里的能耗、物耗、环境消耗水平与过程产能都高日美若干倍。典型的北美的高速公路十年一大修,五年一小修,我们的路基本上就是建成开始修,两三年一修,五六年得大修,算起来的GDP比人家就多了,但实际上依然在投入产出比、长期持续性、经济效率上不具有可比性,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一阵绿色GDP的问题,如果按照能耗、物耗、环境消耗水平来-爱华网-调整下我们的GDP,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在一起比的是不同的东西,尤其在能源、基础原材料、环境资源变成有限化的条件以后——如果草量是限定的,高循环利用的高效率动物持续存活机会就超过了胡吃海拉的简单类庞然大物。所以比这个比出自豪感,比发展方式才能比出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