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湖北百强企业排名中,中铁十一局以销售收入302.07亿元,名列第八。在全国70多家铁路建设施工的企业中,信用评价为A类的企业仅有6家,中铁十一局是其中之一。
自2003年铁道部开放铁路市场以来,建筑业施工企业中建、中交、中冶、中水、中煤五大公司相继进入铁路市场。此前,参与铁路施工的只有中国铁建、中国铁工两大总公司。2003年到2010年间,铁路建设规模从1000亿元左右发展到约7000亿元,但参与竞争的公司生产能力、施工能力都大幅度提高,竞争十分激烈。
中铁十一局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元月6日,《产经周刊》专访公司董事长王桂林。
铺轨架梁是十一局的历史强项
《产经周刊》:一直以来,中铁十一局于业界保持领先,在您看来,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王桂林:第一,我们这支队伍原来是铁道兵第一师,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军队的作风在我们团队中还保持得比较好,尤其是我们是“登高英雄”杨连第所在的部队,当时他是跟黄继光、邱少云一类的英模人物。他的登高精神,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之一,一直鼓舞着我们这支队伍的全体员工奋力拼搏,勇争一流。这是我们历史传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第二,我们以往参与国家铁路建设,担负了若干国家重大任务,其中的重点、难点、高科技项目比较多,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科技优势。比如青藏线,西藏境内的铺轨是我们十一局做的,这一段是海拔最高的、最难的铺轨。我们还参加了京九线、南昆线、内昆线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
我们觉得最幸运的,是抓住了近几年高速铁路建设的商机。我们是第一批进入高速铁路的工程局之一。比如武广高铁,当时40多家工程局参与投标,进入施工的只有16家。我们担负了广东境内最难的隧道和湖北境内的路基、桥梁施工任务,担负了湖北到湖南的长轨铺设等,这些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而且需要很多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才能完成的项目。京沪线是全国高速铁路运行的示范工程,我们开发了九百吨桥梁运架、双块式无砟轨道、500米长轨铺设等一系列科技项目。
所以,谈到十一局,行业内都知道,铺轨架梁是十一局的强项,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他们肯定放心。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
主动配合科研院校进行科研
《产经周刊》:除了历史形成的竞争力外,近年来,中铁十一局的竞争优势来自哪里?
王桂林:随着现今科技发展,铁路建设要求大规模、高标准。大规模是社会投入高。高标准就是质量标准高,要求路基零沉降,主体工程零缺陷,测量零误差,安全生产零事故等。
为此,我们舍得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很多高速铁路的科研课题,我们主动请战,配合科研院校进行试验、研究。从2003年到2007年,我们的科研和培训经费由几十万上涨到几千万,成百倍的上涨,为高速铁路的项目建设做准备。
每年招募培训千名大学生
《产经周刊》:十一局为何舍得在科研和培训上花这么多钱?
王桂林:一是根据国家形势转变,在“十五”之前,我国铁路每年投资都在500亿左右,那是不是偏少?铁路的瓶颈,“一票难求,一车难求”,已经喊了几十年,但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04年,国务院批准铁路路网规划,铁路营业公里数才7万多公里,路网规划批准之后,铁路营业公里可能要达15万公里或以上,并且路网规划还在逐年强化。
二是从专业形势上来说,既然国家已经制定了路网规划,我们的思考就是要走高科技领先之路,通过高科技投入、高设备投入,形成独特的、先进的优势,再加上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为铁路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近几年,每年进入中铁十一局二本以上的毕业生在1000人以上。大学毕业生进来之后,需要通过培训快速成才。
有好的设备,有高素质的员工,就形成整体优势,再加上现场严格管理,我们实现了施工机械化、管理军事化、信息化、自动化、生产工厂化。例如,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缆槽、水沟盖板、桥梁栏杆都是工厂化生产,能够完全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铁路市场竞争肯定日趋激烈,我们在想以科技优势取胜。其实兄弟单位跟我们想的一样,问题在于:谁能够领先一步,谁就能略高一筹。
增加40亿元设备,赢得高铁商机
《产经周刊》:资料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十一局新设备投入高达40亿元,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对企业参与竞争起什么样的作用?
王桂林:40多亿元形成的规模,可以保证我们同时在五条高速铁路上施工,完全满足要求。别人可能只有同时满足两到三条高速铁路施工。目前,我们的装备在中国是比较强的,可能别的公司也有这个水平,但是起步晚,我们投入是很早的,领先一步。具备了高科技设备就占-爱华网-领了市场,否则后续的发展就慢了。
原来适应普通铁路的设备,基本不适用高速铁路的建设。40多亿元的设备使用不仅是为国内高速铁路工程做准备,还包括一些国外工程,均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机械化作业。
当时有些公司也在加大高科技设备投入,但是,可能有些兄弟单位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到一定程度,很快就会结束。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铁路的期盼,使得第一轮高潮还没有完全结束,第二轮高潮就到来了。可能有的公司分析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在设备投入、科技培训的规模上、质量上偏小一些。
我们就是高起点,一步到位,持续投入,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领先一步、略高一筹”。在科研上领先一步,在人员素质提高上领先一步,在现场管理上领先一步,在设备投入上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