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军营心理宣泄室的弊端1、治疗效果难以持久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如何管理军营心理宣泄室](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234139564861.jpeg)
心理宣泄是一种针对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不能作为训练正常人排遣压力的手段。人们出现心理压力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是进行心理治疗,也先要对来治疗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识别、评估,判定他适合用哪种治疗方法,如果需要心理宣泄治疗,还要选择进行何种宣泄,是倾吐、哭泣还是击打发泄等。只有对那些自己没有好的宣泄途径、临时建立又来不及的人,才会让他们进行打沙袋、打橡皮人等所谓“暴力宣泄”。同时这也只对缓解一时的情绪有效,不能真正解决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是治标不治本。就像即将注满水的水池,开闸放水能解一时之困,但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关上水龙头。针对官兵的不良情绪和过大压力要给予积极的心理辅导,使之建立自己的排遣压力的疏导途径,这才是治本的长久之策。2、降低军人调节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我军素来有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要求官兵应有勇敢、机智、灵活、果断、顽强、自制、坚韧的优良品质,对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可以做到迅速适应和快速判断,因此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快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将成为对一名合格军人的要求。特别是初入军营的年轻战士,其心理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面对繁重的任务和严格的管理,心理容易出现一些压力,可是给出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可以痛哭,可以大叫,可以将心中的怒气通过暴力发泄出来的地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简单地将官兵心理中出现的问题交给宣泄室,那么面对复杂的残酷的战争环境时,必然造成官兵心理宣泄的无所事从。3、容易产生逃避心理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8221 |/darticle3/list.asp?id=158221 | 45单纯的依靠心理宣泄室的心理“发泄”,不仅治疗的效果难以持久,而且也会使其一遇到问题就放弃合理解决,而直接选择心理宣泄的方式,这种依赖性必然导致部分官兵产生逃避现实,逃避问题的心理。从心理疏导中的认识法的应用,我们也可以知道在出现压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心理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并非一个“心理宣泄室”简单发泄一通就万事大吉。4、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以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宣泄,会影响集体的氛围。军营里设立心理宣泄室,配置宣泄皮人、放松球等,即使领导自愿把画像贴在橡皮人上让官兵宣泄情绪,可算是用心良苦。然而,军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像日本企业中老板与下属劳资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同志关系,不必非通过打橡皮人来宣泄心中的不满。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8226;津巴多在其《普通心理学中》强调:“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通过攻击行为(如大喊大叫或拳打枕头)来释放欲望会增加以后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简单地说,打沙袋的方式将来也可以用来打人。打习惯了,碰到什么不舒服的事,都想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这与构建和谐军营,严抓安全管理显然格格不入。二、对策对于军队来说,重视官兵的心理健康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做来却分上中下三策。上策应是主动出击。给官兵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全面发展,可以组织一些拓展训练、心理讲座等,关键是要多关注其心理变化,关爱其心理健康,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通过有效的教育与交流完全可以消除官兵的心理问题。中策是提前防范。在军营设专职心理咨询老师,解答官兵们的心理困惑;在基层连队设心理问题“侦查员”,让接受过简单培训的官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等。下策才是心理宣泄。对条件允许的单位来说,心理宣泄室可以设立,但要有专业人员的引导。”这里所说的专业人员,并不是配备心理咨询老师,而是具有卫生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的心理治疗师,能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个体的识别、评估和判定。“简单地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宣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宣泄,需要多长时间,都是有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