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车治堵,全国群起效仿,汽车发展受阻,经济支柱乏力。难道受制于城市容量,中国汽车将就此止步不前?在城市容量捉襟见肘、汽车社会过度膨胀、交通建设举步维艰之时,中国汽车向何处去?
这不仅仅涉及汽车产业,更关乎中国经济命脉。汽车发展受阻,相关产业将急转直下。
即使不要井喷,不要汽车消费潜能爆发性释放,汽车增长维持科学合理的水平,还是必要的。
汽车消费与城市容量的尖锐矛盾,症结究竟在哪里?
主要原因是由于执行力不够,规划的落实缺乏连续性。
早在2004年,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草案)之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这个规划将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位为“宜居城市”,强化首都职能,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弘扬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预计每年增加0.6%到0.8%。其间还将引导人口在市域范围内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的产业和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聚集。预计2020年,中心城城镇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新城城镇人口约为570万人,小城镇组团约为180万人。在控制中心城规模的前提下,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合理调整中心城内的人口分布。届时,中心城中心地区约容纳540万人(其中旧城约110万人),边缘集团约270万人,绿化隔离地区及外围约40万人。空间布局为“两轴—两带—多中心”。“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两带”指包括怀柔、密云、顺义、通州、亦庄、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的“西部发展带”。“多中心”指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其中,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等8大城市职能中心区,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重点发展新城。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共规划了11个,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应该说,按照这个规划,北京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可以解决。可事实上,2006年以后,由于奥运效应,北京人口超速增长,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已达1695万人,与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容量的1800万人已经非常接近。人口膨胀使规划提前了10年,但容纳这些人口的“两轴—两带—多中心”和“中心城—新城—镇”的城市区域格局规划依旧作为规划被束之高阁,没能实施一步。
衔接这个规划的还有新城规划和轨道交通等城市设施主张。但由于规划主体没有推进,后续规划无疾而终。致使北京城区人口密度加大,过度膨胀,注满了未来10才应该达到的容量标准。
有资料显示,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爱华网-年为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北京主城区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有增无减,正说明北京卫星城市建设滞后,对人口的吸附能力薄弱。平谷区2008年底常住人口42.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2万人;顺义区总人口55万。和其它北京周边11个新城一样,都有一定的人口容量后续潜力。
提升北京周边新城的人口吸附能力,加快多个新城区建设,将是舒解北京主城区的人口密度的重要途径。
摇号限车治堵,也为北京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制定修改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缓冲时间。此后应与摇号限车治堵同步,通往各个卫星新城的轨道交通、卫星城原有城区改造、城镇规划、交通枢纽建设等等应该立刻论证,立刻实施,超前规划,加大投入,提高新城对城市人口的吸附力、对经济产业的拉动力。北京城区内除了文化产业、满足老城区生活物质需求的产业之外,其余各类产业,尽量向北京周边各个新城迁移,加强对北京主城区的人口舒解力。对各个新城的房地产优惠开发,限价销售,主城区人口到新城落户购房增发补贴;新城停车免费,购房赠送车位。11个新城一起发力,北京主城区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加快城市化步伐,将北京主城区向外扩充,轨道交通枢纽工程向四周延伸,各大企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各游乐、生活设施向周边疏散,北京主城区的人口压力将大大减轻。北京周边城市化发展薄弱而北京主城区人口膨胀过度的矛盾,就可以解决。
解决的速度取决于执行的力度。如果逼到不得不摇号购车的程度,执行力就来了。
与北京相比,上海的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就不那么大。到200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38人,为我国内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但由于限车时间早,浦东新区建设发展快,汽车拥堵还没有到北京的严峻程度。
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大多都有条件进行新城区开发建设。如果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步伐,超前规划,重视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注重加大对主城区人口的吸引力,拥堵的现状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辽宁丹东属于带状中等城市,城区被挤在鸭绿江与锦江山之间。在辽宁省长的直接关心和督促下建设了新城区,预计人口容量达40万人,已有数万公务员、教师在新城区购买住宅,丹东市行政中心也很快迁移新区。该市同时实施南延北括西进,让城市中心向周边拓展,利用原有城镇空间,摆放城市设施,为城市未来发展开拓了空间。如果城市交通设施持续跟进、管理科学严格,20年之内不会发生车辆拥堵现象。
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发展空间,但必须超前规划、落实跟进、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膨胀,把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子堵死了,让百姓的购车用车梦想破灭了。
卫星城镇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出路,也是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