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上我的网站的人都知道,我写过授课心理学的50篇专业文章,在国内的讲师中,要属第一了!但你要问起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你郝志强有无记住,并用在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很惭愧地告诉你,我和你一样,只记住了个大概。但某个月我给美的公司上课前,给重庆移动公司上课前,和在深圳的回合酒吧,总共免费分享过3遍。现在我对我写的这些心理学的原理,记忆深刻,有些已经可以使用自如。甚至后来,我把这些心理学原理,开发成了一门课程叫《授课心理学》,还在中兴通讯、江门移动、东莞移动成功上过多次,实现了公益到商业的转换。
就我这8年职业讲师经验,也让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堂课下来,收获最大的人是讲师,不是学员。尤其在讲师课程不成熟时,更是如此,讲课是讲师最好的学习。深圳的詹志勇老师也说,自己讲《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课程,让自己收获很大,也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其实我也有类似体会,我这几年的进步,比当初的同事进步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的授课。
为什么我们古代的教育,要学生诵读呢?也是这个道理,你能讲出来,能发自内心地讲出来,说明你真的学会了。反过来,你会了,你就可以讲出来了,你在不断讲出来的过程中,你就真的会了。讲的过程调动了你的视觉、听觉,学习效果,比默读更好。孩子也是先学会唱儿歌,后学会认字,再后来理解了意思,最后学会使用的。在诵读中摇头晃脑,还可以预防颈椎病。我记得上中学时,我的数理化是全班第一的,经常给同学们讲题,诲人不倦,我享受到了为人师的感觉,我自己也通过讲题,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或许是为什么我后来做,好为人师的职业讲师的原因吧。
今后给我自己一个小要求,凡是看了什么新书,研究了什么新系列,觉得内容足够多了,就把这些内容,做成分享的东西出来。等分享几次以后,再逐渐地把分享的内容,变成商业课程。我的授课心理学,就是这样做的,花了2年的时间,从读书,到分享,到专业课程,最终带来商业收益。正因为有分享的压力,也会迫使我研究一些主题,促进我不断学习。这个分享的过程,其实还是课程推广的过程,是培养潜在客户的过程。
我这样的职业讲师是这样,那些企业内部讲师的修炼,是不是也可以参考这个办法呢?给内部讲师一个提醒,优秀的课程不是开发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当然你刚开始时,不可能全部课程,都是新的,而是把新片段,夹杂在老课程中去。逐渐讲熟练了,最后新片段串起来,就是动人的课程了。那些喜欢分享的员工,在公司分享自己的心得,扩大了在公司的影响,自己的经验也得到了良好的总结,何乐而不为呢?对学员来说,分享和听课一样,让他们有收获。
在教学设计(ADDIE模型)中,分享叫实施,用来检验教学设计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