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购amd AMD中国局



郭可尊离职,邓元鋆加盟,AMD大中华区突然换帅,这让外界多了一分猜想。

在当前的PC芯片市场,英特尔与AMD可谓是两分天下,两家竞争对抗多年,然而,近年来,行业的剧变使得两家公司各自谋划转型,AMD通过并购,成为了目前行业内唯一可以提供CPU、独立显卡GPU以及主板芯片组三大组件的半导体公司。

AMD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与英特尔相比,几乎晚了八年,但是,AMD在进入中国后,特别是大中华区成立后,市场份额以及业务逐渐提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AMD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以及第二大业务中心。

郭可尊为何离职?邓元鋆为何从诺基亚转投AMD?把这两个谜团解开,其实AMD在中国的布局也就一清二楚了。

郭可尊:意料中的离去

12月2日,AMD公司对外公开宣布,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因另有职业发展计划,将于2010年底正式离职。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5242|10

AMD方面表示,“郭可尊为使AMD在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合作伙伴和科技领导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MD称在她的领导下,AMD不仅与中国众多领先的OEM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中国各级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行业里面,郭可尊是一位受人尊敬的CEO。也正是这位来自AMD的中国区女帅,在2006年因在OEM战场上的斩获,迫使英特尔做出人事调整,也使杨叙重掌帅印。对手之间往往更清楚彼此,业界有人曾说:“最了解郭可尊的,其实是杨叙。”

今年十月,AMD董事会主席柯福林首度来华访问,在媒体会上对郭可尊以及她的团队大加赞赏。

“在过去六年时间里,AMD大中华区所取得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是非常杰出的。那实际上是郭可尊在我们整个运营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柯福林称,“如果我还要求她做得还要更好,是不近人情的,因为她已经做得非常好。”

但尽管AMD给予郭可尊很高评价,但郭可尊的离职并不突然,2008年就陆续有郭可尊将要离开的传言。

 中国收购amd AMD中国局
“离职一事其实比较简单,跨国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派系斗争比国内公司还要严重。郭可尊离开一点也不吃惊。让大家吃惊的,反而是郭女士撑到现在才走。”12月20日,业内资深人士、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2008年底,AMD前任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海克特-鲁毅智(Hector Ruiz)离职时,就曾有传言称,AMD内部的摩托罗拉派系会遭到清洗。”

与郭可尊一样,鲁毅智在任职AMD之前,曾任摩托罗拉(Motorola)半导体产品部总裁,也是鲁毅智力邀郭可尊加盟AMD。

郭可尊来到AMD后,招募了大量来自摩托罗拉的人马,包括郭可尊手下两名大将—负责主管大中华区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工作的王正福和负责中国区战略OEM伙伴及OEM的销售、业务拓展、技术咨询等业务的潘晓明都是来自摩托罗拉。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证实郭可尊仍在家中,也没有任何消息称郭可尊到了另外一家企业。“好像听说有了其他的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此前有一家企业一直希望郭可尊能够过去,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此前,便有传言称,龙芯中科方面曾与郭可尊有过接触,但由于一直没有下文,随后传言便随风而散。

“对职业经理人来说,其实去哪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都是打一份工而已,但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继续辉煌下去,那倒是需要规划。”李易认为,往往职业经理人生涯做到一个顶峰无法超越的话,创业或投资就是无奈的选择了。

对于郭可尊离职一事,时代周报记者曾一度联系AMD中国公关负责人司达,但是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邓元鋆空降AMD

就在郭可尊离职之际,便有传言称,郭可尊的帅位不会在AMD内部选择,很有可能是空降。果然,就在12月16日,AMD便宣布邓元鋆加盟AMD,任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将于2011年2月1日到任,全面负责在大中华区针对AMD各项业务执行全面而统一的全球战略。

除了接管郭可尊的帅位外,AMD方面还称,邓元鋆将直接向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德克先生汇报,并将成为负责AMD全球战略发展及执行的行政团队的成员。

邓元鋆经历比较丰富。1988年,邓元鋆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便加入了苹果公司,1995年,他跳槽到了AST电脑,此后又加入了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简称DEC)的亚太区PC部门。1997年,邓元鋆加盟3COM。

从“派系”的眼光来看,邓元鋆的履历已经注定了他与AMD“非常有缘”。

AMD现任全球CEO梅德克曾在DEC工作了将近十年,曾是邓元鋆的老领导。而现在AMD董事会主席柯福林则来自3COM,也曾是邓元鋆的老领导。虽说有两位老领导在AMD,但邓元鋆的加盟过程也是经历了多重考察。

据知情人士称,郭可尊的离开早有时间表,AMD方面也早在物色接替人选,“几经筛选之后仍有三个人选,但从职业经历等各方面来看,邓元鋆是最符合的一位。”

邓元鋆离开诺基亚而转投AMD,对业界而言,一石激起千层浪。邓元鋆的离去外界其实并不感到意外,意外的却是因为诺基亚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目前的诺基亚形势并不理想,落后于智能手机的诺基亚依靠老去的塞班系统苦苦支撑,新的智能系统MeeGo前途未卜,此前,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诺基亚中国方面已经有多位中层先后离职,其高层也在今年初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动。

担任诺基亚全球副总裁的邓元鋆近年来频频现身于媒体面前,他2004年加入诺基亚后,就主要负责诺基亚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多年负责销售、市场等重要工作,诺基亚业绩也曾一度直线上升。资料显示,在邓执掌的5年中,诺基亚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平均每年以30%的增长傲视群雄。

邓元鋆的工作也有一些变化,今年初,他开始担任诺基亚中国投资公司副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整体企业战略、管理和品牌声誉提升,涵盖政府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不断提升和加强诺基亚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诺基亚芬兰总部调来梁玉媚担任诺基亚中国副总裁,负责市场营销工作。也有传言称,邓元鋆离职前,在诺基亚内部其实已经被架空。

邓元鋆的离去也早有想法,早在11月中旬,消息向外界披露前的一个月,邓就曾对亲近的朋友表示过将要离开。

AMD的中国路线图

虽然邓元鋆加盟AMD从人脉上看,似乎顺理成章,但AMD兴师动众找来邓元鋆,到底是为什么呢?

目前的AMD与英特尔相比,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尽管目前在中国市场上,AMD还能够与英特尔勉强对抗。

在2002年,郭可尊进入AMD并且兼任中国区总经理后,AMD便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但是,作为后来者的AMD,当时几乎没有客户,中国市场上就只有英特尔的身影,其他主流PC厂商几乎都站在英特尔那边。

2004年9月,AMD大中华区正式成立,总部设立在北京,郭可尊任大中华区总裁,掌管中国大陆、香港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所有业务。AMD一方面将一些全球PC厂商的合作扩展到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开始与国内PC厂商接触。

2004年,惠普率先在中国推出首款AMD64位处理器台式机;2006年,首款AMD芯戴尔笔记本进入中国。AMD逐渐将戴尔、惠普、IBM、Sun、东芝等国外PC厂商的合作扩展到中国。

2005年,郭可尊顺利说服AMD将X86微处理器中的部分嵌入式技术无偿转让给了中国,这使得外界对AMD的看法有了改观—长期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积极地本土化让AMD的形象逐渐提升。

但是,如何与强大的英特尔对碰?据当时媒体报道,联想曾考虑过进入乡镇市场,但价格却一直下不来,联想与英特尔沟通,但英特尔方面却态度冷淡,于是,AMD成功抓住了这个机会,郭可尊仅用了12个小时,便与联想达成合作协议。

直到2006年,AMD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个位数上升到25%以上,先后拿下了联想、方正、曙光、同方、TCL和七喜等各大PC厂商。但这种背后的博弈却由于英特尔的强势而显得比较艰难。而PC厂商同样希望能游走于两家企业之间,获得更多的空间,也几乎没有厂商正面对此发表过任何评论。时代周报记者曾与多家PC厂商沟通,但问题均被以各种理由婉拒。

在郭可尊的努力下,在英特尔的强大压力下,AMD中国走到今天,而且已经成为AMD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但AMD总部对中国的谋划并不止于此。|!---page split---|今年10月12日,AMD董事会主席柯福林来华访问时,AMD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签约,欲将北京打造为AMD第二全球中心。柯福林透露,AMD大中华区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决策任务。“AMD未来的很多决策,包括业务运营、技术投资及产品定价等方面,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来完成。”

柯福林很清楚地表达了AMD对中国市场的未来规划:其一,扩大在华研发;其二,提高在华的组装、生产力,用以支持全球其他市场;其三,为中国市场配备更多的销售、服务、支持人员;其四,未来转让更多技术给中方。

柯福林强调:“AMD从这里(中国)走向全球市场,才是更明智的做法。”

可见,AMD对中国的谋划很大,中国市场也将成为AMD全球业务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说郭可尊开创了AMD在中国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将要大大迈出的第二步就需要邓元鋆操刀了。

虽然换帅如换刀,但面对AMD在中国的新谋划,邓元鋆能胜任吗?

AMD的困扰

“对郭可尊的离职没有太多感觉,对邓元鋆的加盟也没有太多感觉。”一位AMD内部员工如此说。

“一个中国区总裁要谈策略性转变还没有资格,策略只能是基于全球的,至少对AMD是这样。”李易说。

这也正是AMD员工所谓“没感觉”的根本原因,当AMD在全球仍是“千年老二”的陪衬角色的时候,中国区业务焉能大发展?换人又当如何?

不过,从柯福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AMD对未来的野心很大,未来也许会有所不同。

“邓元鋆是一个全才。”近日,诺基亚内部一位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早,邓元鋆进入诺基亚后,主导了诺基亚在中国四家合资公司的重组工作。

他说,该工作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最难的更是政府公关层面,要与中央政府、各地的地方政府,涉及到国资委、国税、地税等各个层面的问题,但是邓元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这件事做得很好,这说明了邓元鋆出色的政府公关能力。

“相信邓元鋆同样也会在AMD做得很出色。”他认为,实际上在IT行业里面,渠道管理的能人并不少,但兼具政府公关能力的人却不多,而且,邓元鋆做技术出身,又做过PC,可以说是能力非常全面的人。

据知情人士称,邓元鋆虽然还没有正式到AMD上任,但已经和AMD中高级主管都见了面。李易也称,他得知AMD一些销售渠道的业务人员已经接到通知前往北京进行集中培训,他预计接下来邓元鋆将带队挨家拜访客户,在有成绩出来之前应该不会有战略方面的调整。

“众所周知,现金流紧张一直是AMD的顽症,因此迫切需要一位务实的领导者,说句刻薄点的话,如果不是美国严格的反垄断法,AMD或许早就不存在了”。李易认为,AMD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实打实的订单。“邓元鋆来自香港,在职业经理人中非常务实,这使他更有可能在报表成绩上踏踏实实地拯救业务。”

李易认为,邓元鋆既擅长政府关系,也同样在销售方面有所建树。“邓元鋆与杨叙,都是务实派。接下来,将是两个SALES之间的战争。”“在中国市场,很多三、四级甚至四六级的地区渠道商的名片盒里,都有杨叙的名片,”杨叙的务实、努力在业界非常知名,邓元鋆能否有杨叙这般“上山下乡”的劲头,行业人士也都在观察,接下来,邓元鋆与杨叙必定会有一番“斗法”。

除了邓元鋆在政府、销售方面的能力之外,其实邓元鋆在诺基亚的通信背景,也是其加盟AMD的一个重要因素。

柯福林曾提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其中大量用户通过手持设备上网,AMD也已意识到这一市场趋势,将在自己未来的产品中,结合高速处理能力、低功耗及一流的图形视觉体验,满足消费者移动上网的需求。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MD一定会有所动作,但已经有点晚了。

AMD还在规划时,英特尔已经思考如何转型,意图抢占智能市场的未来话语权。在面向未来的智能领域,还有来自通信行业的ARM。

对于芯片业几大企业的未来竞争,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位资深分析人士认为:“平板电脑上,ARM已经胜利了,英特尔放弃WiMAX意味着无法像高通那样拥有移动技术的标准和专利。AMD也没什么前途,NVIDIA更有戏。”

当下,AMD依靠显卡方面的优势与传统CPU的业务,仍能与英特尔形成局部竞争。但面对未来,AMD必须快马加鞭。此刻,AMD重点部署中国市场,中国市场虽大,但竞争也更加激烈,毕竟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1771.html

更多阅读

马云收购酒庄 酒庄收购,中国融入世界的牌局

  2012年中国葡萄酒消费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率,葡萄酒收藏开始变得理性,葡萄酒文化开始真正融入主流消费人群,葡萄酒产业也随之更受人们关注。中国有着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但由于白酒和黄酒的传统市场优势让葡萄酒酿造在国内处于断断续

强生中国局:“超适应症”式扩张

   对于强生的评价,外界褒贬不一。  它是巨人,旗下产品行销全球。近日,它以惊人的213亿美元“吞”下瑞士医疗器械服务公司辛迪思(Synthes);5月,又将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纳入旗下,这是其在华医疗行业的首次收购。  它的另外一

AMD:决胜在中国

如果在Google或百度上检索近几年有关AMD的条目,然后用K线图来解析,就会发现2005年呈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陡然上升的“大阳线”。    造成AMD舆论关注“强烈涨势”的,是AMD在64位、双核以至多核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使自己在技术上升

3.2万/平米:SOHO中国“被迫”收购前门大街物业

历时两年,SOHO中国在港上市时颇受投资者关注的前门项目终于破局,达成重组项目协议。5月17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SOHO中国主席潘石屹(博客)控股的北京丹石公司,以每平方米32328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北京前门项目中54691平方米的商

声明:《中国收购amd AMD中国局》为网友猥琐怪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