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纯/文
近日,克莱斯勒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新款牧马人汽车。这一消息被有关人士解读为克莱斯勒旗下品牌回归中国市场的标志之一。但另有业内人士指出,2009年因牧马人频繁自燃问题,克莱斯勒与车主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召回论战,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主对牧马人汽车及克莱斯勒失去了信任。这笔旧账或将为克莱斯勒的中国之路蒙上阴霾。
这显然是克莱斯勒所不乐见的。自破产之日起,克莱斯勒就梦想着能尽快实现全球复苏。2009年,加盟了菲亚特之后的克莱斯勒更是出台了一项长达5年的市场计划,该计划包含其实现全球复苏的全部期望。而要实现全球市场的复苏,中国市场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克莱斯勒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1月至10月,克莱斯勒在华进口车销量为17182辆,同比增长88%。不断攀升的产品销量增强了克莱斯勒拓展中国市场的信心。但一个同样不容忽略的现实又摆在眼前:有媒体分析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克莱斯勒在华的进口车销量虽增长迅速,但与一年前相比,克莱斯勒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却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今年前10个月,克莱斯勒最为倚重的Jeep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为1.7万辆,但这一销量尚不足国内主流SUV品牌一个月的销量。
这一市场业绩当然不是克莱斯勒愿意接受的。自2010年8月以来,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一职就三易其主。急于寻找一名了解中-爱华网-国市场的掌门人以力挽市场颓势之心显而易见。
但是,换帅真的能够达到克莱斯勒所期望的市场目标吗?答案却并不确定。曾经位列北美第三大车企的克莱斯勒公司,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凭借不断创新的技术以及“创建于底特律,发展遍及全世界”的豪放口号,克莱斯勒的“飞翼”标志曾经激起过全球爱车人士的青睐和拥趸。其早年间在欧洲市场的成功,被誉为美国风格和欧洲风格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但是,这家跨国巨头进入中国以来,却始终无法将其自身的理念和价值观,成功地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因而一直处于“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中。业界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产品不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作为北美三大汽车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在产品结构方面承袭了生产传统大排量汽车的特色,而随着全球燃油价格的高企和节能减排需求的高涨,大排量汽车在全球尤其在中国受到了大力度排挤。虽然其从2007年开始计划在中国开发小型汽车,但在包括大众、奔驰等全球各大品牌小车型遍地开花之际,克莱斯勒能够占领的市场空间无疑少得可怜;第二,在华无合作伙伴。自2008年和北京奔驰各奔东西之后,克莱斯勒已成为在华少数没有合资伙伴的外资汽车品牌。2009年11月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动反推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公告,让在华既无合资企业,整车进口数量又最高的克莱斯勒感到雪上加霜;第三,漠视中国消费者利益。牧马人频繁自燃,而克莱斯勒不仅不正视车辆的质量问题,反而试图回避责任,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采用各种手段与中国消费者进行“较量”,引发了大量中国车主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克莱斯勒的企业形象由此被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让不少车主难以信任;第四,国产之路一波三折。自2009年破产重组后,急于寻找合作伙伴的克莱斯勒仓促间便与广汽达成协议,这一合资决定,使其中国振兴之路至今未见起色。有业界人士认为,事实上,导致克莱斯勒在华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其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过于复杂、低效,从而耗费了公司原本的体能;第五,质量问题频发。接二连三地召回事件,使其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2010年6月5日,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召回全球大约34700辆道奇酷博和吉普指南者,原因是上述车型的油门踏板可能卡死,造成意外加速;2010年9月6日,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由于制动系统缺陷,将自2010年9月10日起召回部分2010款进口吉普牧马人Wrangler(3.8L)、WranglerUnlimited(3.8L)越野车,车辆生产日期为2010年4月22日到2010年5月19日。中国共涉及车辆67台;2010年11月2日,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克莱斯勒铂锐轿车。召回原因为 “由于供应商铆接工艺的不稳定,导致制动液由软管的中间层与外层之间渗出从而引起鼓包”。中国市场涉及9622辆。
频繁的召回给克莱斯勒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自宣布新牧马人上市消息之后,诸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称:和曾经自燃过的车型相比,新款牧马人在主要部件上并未有太大改观,其性能是否靠得住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真正在这里立足并站稳脚跟,克莱斯勒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市场份额的多少,而先要找到 “中国市场是一个怎样的市场”?“如何让中国消费者认可克莱斯勒”?“怎样才能奠定中国发展之路”?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