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学学曾国藩如何“一面识人”



李鸿章有一次向曾国藩推荐了三个人选,希望曾国藩能给这三个人分派一份适合他们的职务。在他带三人去见曾国藩时,不巧曾国藩出去散步了,李鸿章便示意三个人在厅外等候。

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并有意让曾国藩考察一下三人的能力,也好根据能力、人品、学识,以便安排适合他们的职位。可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之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之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能独挡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问曾国藩是什么时候考察出来的。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到那三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的那人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工作一类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他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家伙,因此不可重用。右边的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事实正如曾国藩所说,他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我们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曾国藩之所以能一面识人,一是源于他曾研习过人的面相、表情与言行举止的对应关系,具备过人的眼力;二是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的经验。曾国藩能将三人异常准确的识别出来,还有一点就是他巧妙设置了或者说利用了一个很自然的场景,识人于出自本能的自然流露,才能推出真实的判断结果。

这一组矛盾可用下面二条线表示:

曾国藩外出散步――回来――(偷偷观察)――实然出现――观察神态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学学曾国藩如何“一面识人”
三人在厅外等候――空白――(各自活动)――收回思绪――神态变化

从当时场景来看,曾国藩肯定是在散步回来后,得知李鸿章带人来面试,曾国藩便先不让佣人通报,而是不出声张的在暗处独自观察三人举止。因曾国藩外出散步,对于三人来说,这段时间在厅外等候是空白无事之时,因而三人便会体现出各自差异。第一个人应该是不出言语、小心翼翼、沉稳寂静之举;第二个人大概表现出一定的不耐烦,东张西望、暗自窥视、心怀杂念;第三个人肯定精神十足、正气凛然、心无旁骛。否则,曾国藩决不会仅仅依赖从他们身边过去,通过这一瞬间三人的神色变化,便能说出三个人“可见”、“始终”如何如何的话语。因此,曾国藩“一面识人”应是通过自然场景中的暗中细细观察推测出来的结果。

曾国藩成功地“一面识人”正是巧妙设置和运用了自然模拟与考核验证的适度关系,推测出三个人的性格、心地及日后可能发展的结果。这个案例中,既有自然设置环境的成功因素在其中,也存在对未来使用结果推测的不确定因素在其中。之不过,在古代没有科学量化指标保证的测评工具条件下,曾国藩运用了自我经验,准确地预测了用人结果,这点我们不得不为之信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2821.html

更多阅读

任正非的用人之道 曹操的用人之道

所谓用人之道,实质上讲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什么人,二是怎样用。曹操正因为深谙此道,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具体讲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广聚贤能曹操很早就认识到,要想创下帝国基业,巩固万里江山,人才是基础是必不可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科学的用人之道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工业的前50名。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用人分不开。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令王永庆创造出一套科学用人之道,其中

揭密:波波球集团CEO的用人之道

昨天,从一个朋友哪里获得了一份波波球集团CEO冯斌的用人之道,今天特此在这里跟大家共享一下。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内容如下:1.从管理者的心态里要有”承认员工,用其所长的思想”,这是个通病,经常听很多经销商会说,员工这不行,

海尔张瑞敏个人资产 海尔集团张瑞敏独特的用人之道

                 张瑞敏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小农经济的思想产物,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千百年来被奉为用人要则,几乎是用

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

通过对所了解的民营企业实际遇到问题的分析,我认为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及企业文化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一、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是企业的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最难驾驭的生产经营要素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合

声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学学曾国藩如何“一面识人”》为网友好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