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间,在金融海啸导致欧美货币大幅贬值而人民币购买力却节节攀升的背景下,精明的白领群体中开始大肆流行“海外代购”。不过,就在“代购族”们梦想着花比在国内消费少得多的钱,却拥有世界潮流商品时,“海外代购”也频频发生交易风险,令人警惕。看似很美的“海外代购”,是否正在成为网络购物一个亟待规范的边缘地带? 人民币升值,催生精明“代购族” 去年以来,欧美金融海啸背景下,一些国外的奢侈品出现滞销,导致价格松动,有的高价奢侈品竟然最低打到一折,加上部分外币兑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下跌,低价不仅吸引国内消费者,更催生了“海外代购人”这一新职业。 “海外代购”,一时之间风靡万千白领。在人民币升值而外币贬值的背景下,许多欧美名牌身价不复高贵,似乎只要花费合理的价钱,通过便捷的网络服务就唾手可得,这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与此同时,时尚杂志和代购网站也纷纷鼓吹,“请海外代购人代为购买你钟情的奢侈品,不仅可节省你的机票住宿成本,而且对于惜时如金的你来说,更可分身投入你更值得关心的事情上去。时间与金钱皆不浪费,何乐而不为?” 网络代购究竟能省多少钱?刚刚从事这行的留学生宋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用美元购买商品,国内客户支付的是人民币,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无形中客户得到了很多实惠。一个在国内最少需要7000元人民币的某一线大牌女式手提包,在美国打折后只需要不到700美金,加上邮费、税金和5%的服务费,国内客户拿到这款手提包时只需要付大概5800元人民币,比国内便宜将近两成。” 据他透露,深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一些欧美品牌如COACH、CK、Guess、AE、Gap、Levis等,在美国其实非常普通,一般在大卖场就可以买到。就算是国际一线品牌,国外的价格也会比国内商场便宜上千元。眼下,很多中国留学生受雇于国内代购网站做国外采购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寻找最低折扣的商品报价给国内。 在一家外资公关公司任职的林小姐,就是醉心于“海外代购”的一员。她表示,跟在国内豪华商场和品牌专卖店一掷千金相比,在网上通过代理“血拼”少了点消费的派头,却实惠得多。“网络代购的价格,很难不让你心动。” 伴随“网络代购”走红,“海外代购人”成了一个新型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大多数为海外中国留学生。韩国国立公州大学的小王,去年5月开始兼职做代购,不用花太多力气,每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达到五六千元。 网络代购货不对板风险频发 然而,就在“代购族”们享受着轻点鼠标就可扫荡全球商品市场的快乐之时,网络代购的许多隐藏风险也纷纷暴露出来。法律专家甚至指出,一些网络代购行为可能触犯了法律。而不少在网络代购过程中受骗上当的消费者,则发现自己投诉无门,只能眼看“血拼”得来的胜利果实变成“苦果”。 上海网民小霍就经历了这样一次令人崩溃的代购。一个月前,他从一家代购网店上订购了一部时髦的IPHONE手机,并且爽快地付了4400元货款。没想到的是,此后卖家一直以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肯发货。2月2日,愤怒的小霍与另外7位有同样遭遇的“代购族”会合,一同去追讨总计约2万元的货物。同时,他还被迫在淘宝网发帖投诉该卖家,并请求网友协助追讨。 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维权行动,小霍订购的手机终于姗姗来迟。等他打开包装的时候,发现机器已经有点花了,答应安装的软件也没有装上。但这次“网络代购”经历已让他筋疲力尽,心神恍惚,更感到后怕了。 据了解,类似的事件,近来在网络代购领域频频发生。供职于某德国企业的张小姐,通过某日本代购网站购买了一件衣服,结果发现实物与网上的介绍差别很大,让张小姐很恼火。但她最终没有选择退货,因为考虑退货到日本的运费成本,她只能自认倒霉。 与网络代购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火爆相比,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仿佛也在提醒人们这一新兴的消费模式并非毫无顾虑。 至今心情还未平复的小霍告诉记者,现在网络代购的骗子手法很高明,举个例子:首先给买家发送有问题的机器,等到买家通过支付宝付款之后机器出问题了,便让你把机器退回去,这样钱和机器就都到卖家手里了,所以网络代购消费者一定要小心。“通过网络代购买东西,一定要注意风险。” 躲避关税可能涉嫌走私 面对蜂拥而至的“代购族”,电子商务法律专家商建刚提醒,不要忽视了网络代购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双重风险”。对网络代购消费者来说,风险往往出在商家信用、产品质量、投诉退货等环节。而对于“海外代购人”和代购网站来说,可能也不得不面对涉嫌逃税的法律风险。 在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刘春泉律师看来,看似很美的“网络代购”,尽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却也正在成为网络购物一个亟待规范的边缘地带。 他指出,货物进出口应当如实申报,依法纳税。如果没有做到,有可能涉及违反海关法,甚至涉嫌走私。另外,有不少产品的销售会引发知识产权问题。“也就是说,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能在外国销售的东西,不一定能在中国销售,政府也不一定许可你买的东西进入中国市场。”
![日本旅游购物提防陷阱 “海外代购”提防陷阱](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300784986001.jpeg)
“更为麻烦的是,由于没有卫生许可证,一旦所购的产品遇到涉及商品卫生安全的问题,则代购者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会比较大。” 而针对“代购族”,刘春泉律师也指出,从网络上代购存在风险,消费者应该形成这个基本意识。因此,特别是通过不正规的、没有法律保障的渠道进行网络代购的消费者,则要做好一旦风险出现就得自己承担的准备。 法律专家还给“代购族”提出了几点防范风险的建议和忠告:首先,买家最好通过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对于私人开建的代购网站,要认真审查其资信情况;第二,为防止货物出现假冒、质量问题,买家应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收银单据、出售商家的联系电话、地址等,并保留邮寄凭证,以备查询。另外,下订单最好以文本形式进行,并保存副本,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的记录也应该保存,一旦争执发生有这种凭证总比没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