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普洱茶加盟
近来媒体报报出“云南普洱市茶农改种咖啡”的消息,同时也传出“湖北铁观音上市销售”的“喜讯”,这些现象在中国农村可谓不断上演着,农产品种植历来是一哄而上,接着又是大面积铲除改换品种,茶叶种植自然不能逃脱这种“中国农业特色”。许孙鑫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农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的宏观管理、行业协会缺乏对企业的引导、农业企业经营手段落后三方面导致。
时间今日中国农业发展还是缺乏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的,无论在全国市场还是各省市的区域市场,农业的发展还很原始很落后,没有各地种植业的宏观规划,在茶叶行业亦日益暴露出发展的盲目性。如前段时间有消息说山西省首片茶园诞生,和现在我们说知道的湖北铁观音上市销售等,都体现出茶叶发展欠缺科学规划,体现出小农意识的作怪,就算山西人将来不用喝外省的茶了,这对全国的茶行业而言会是什么好消息吗?利用山西的气候种植茶叶有什么优势?湖北铁观音上市销售是对安溪铁观音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吗?几年前各省生产出的普洱茶有没有给普洱茶增添光彩?这些“茶叶发展”的好消息其实是对中国茶叶的无情糟蹋!政府对农业的宏观管理本身应该包括对种植业的制约与指导,哪些地方适合发展什么?适合种植什么?都要有科学的规划,不能放任农民和企业蛮干。在许多地方政府官员总是盲目指挥农民发展种植业,没有考虑行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各茶叶产区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着,导致农产品总也摆脱不了大起大落的命运。
从茶叶的品质来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名茶都有明显的品种和种植区域特征,各种茶叶生长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严格,在各茶叶产区不同的山地产出的茶叶都存在品质的差异,铁观音在湖北种植成功只能说明茶树的成活,而不能与原产地安溪的铁观音等同;山西的茶叶种植成功,其引进的品种也无法与原产地的品质相提并论。从茶叶行业发展来说,某一品种如果全国推广种植了,这个品种也就失去原有的名茶价值,这样的发展实属挖历史名茶的墙脚,甚至牵连到其他区域品种的发展受到制约。从产品价值来说,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的铁定法则,把铁观音种植推向全国的话,铁观音产品的价格直线下跌就成为必然。从消费市场需求来说,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和功效,消费者本身可以在茶企的引导下作出多种选择,不是铁观音四处种植了人们就不喝别的茶。但是,尽管这些是业内容易达成的共识,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规划,茶农的错误自发行为也就难以得到纠正。
如今各地都有相应的行业协会,茶叶行业亦是如此,但行业协-爱华网-会在市场运营中几乎是没有作用的机构,很多茶叶协会只会收取企业的会员费,做些给钱就办事的评优评奖工作,而没有起到协助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的作用,没有起到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的作用,不能广泛整合政府、科研、市场等资源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帮助,因而许多茶叶协会也形同虚设,茶企对行业协会也不抱什么希望,整个行业还是一盘散沙。在这样的环境下,本身很不成熟的茶叶企业,也就很难通过行业协会形成大局意识,各自为战也就成为必然。
茶企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农民撑起的行业,在市场经营上难免受到传统意识的深刻影响,严格说来中国还没有茶企而只有茶农,种茶、开店、卖茶是目前所有茶企的思维模式,为了自己的供应链得到满足,产供销一条龙就被奉为上策,盲目种植业就在情理之中。铁观音近两年来在福建市场受到红茶和岩茶的抢夺,市场占有率在下降,许多铁观音的茶农就认为铁观音不行了,改做红茶或改卖红茶的比比皆是。铁观音在福建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局面?许孙鑫认为,茶叶行业的企业都是在被消费者洗脑中生存,盲目跟着市场走,并没有起到引导市场走向的作用。尽管有一些茶企在喊“引导消费”、“引领潮流”,实际上那只是一句口号罢了,铁观音还是那个铁观音,消费者为什么会被红茶和岩茶所吸引?这是因为铁观音只在卖茶叶,没有通过品牌塑造和产品革新去引导消费者,因为没能形成消费品味,导致品牌快速老化而被消费者淡忘。从这点上看,无论是普洱茶的过去和铁观音的今天,抑或是红茶和岩茶的明天,如果茶企不能把产品演变成消费品味,不能适时更新品牌形成和内涵,想要在市场持续走好都是不可能的。
纵观茶行业的现状,中国茶叶要真正得到有序发展,政府在区域品牌发展规划方面是要做出努力的,各地行业协会要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茶叶企业要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与模式,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中国茶叶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