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场令世界关注的商标转让秀,就是腾中收购悍马事件。看起来很热闹,让媒体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的,还引起有些媒体提出思考。其实,收就收,买就买,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又是高调宣布,又是高调宣传吗?
08年很痛苦,至少对世界上的很多企业来说,甚至有小小的国家冰岛破产,对于这场商标转让事件,通过众多媒体的运作,当然,也只有媒体能代表着观众的关注,不断的把最新的消息告诉众人,国人才知道的一个破产公司的汽车商标都能卖出天价,(对于商标而言),而且还这么牛?中国企业说到破产,能发下员工工资就不错了。当时事实上好像两家都需要这样运作,对于通用而言,媒体是自由之声,因为新闻对于西方企业来说,媒体就是一种营销;对于腾中重工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展示,企业自己没有这么多的资金,还是要寻求合作(买东西要找人借钱,好东西一齐分享),是否是大度之下的市场机遇。媒体传言商务部好像是不会批的,政府部门是不会同意的,最终中国商务部宣布,腾中的事并未上报,发改委彻aihuau.com底回绝腾中申请,腾中收购悍马无望。
现在看来,这两家的商标大战好像不只是为了输赢,核心不就是为了一个商标符号而已,还不涉及到任何实体方面,有有媒体还煞有介事的认为,这场并购中国企业值!不管怎样,这个势是起来了,真正的市场高手懂得造势,取势,这个势很重要,其中意味不得而知。
商标买卖(转让)不是洪水猛兽,但是我们总是排斥它。长期以来,人们看到一些个体商标抢注者的负面新闻不断,要不是高价转让,要不就是恶意抢注,总认为他们好像不道德,不足以信。资深营销策划人查钢认为,大家为什么没有看到中国的知名商标连国门都走不出去?因为,在国外,中国的商标被别人抢注了。现在这个现状主要原因是个体商标转让的这个市场没有规范起来,第一批商标抢注者看到这个市场的前景,连忙跳下去,结果发现梦想与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看待这个问题一定要一分为二,恶意抢注者的商标,你可以不去购买嘛,他的商标自然是要烂到肚子里,对于一些好的商标,的确能给企业带来长久利益。买与卖双方认可的话,也是可行的。当然,需要提出的是,商标抢注者一定要务实,不要把太多的个人情感掺合到商标之中,总认为自己的商标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这是不对的,这里面有一个相对的概念,转让的商标基本上是属于原始商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可塑性是双方都认可它的未来市场发展能走多远,后期效益需要努力和运作,属于购买企业方的,它要根据企业发展,市场进度,消费者需求逐渐完善。市场就是这样,有需求,就有供给,至于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在企业中总是共存的,两者都很重要,就看企业是出于哪一方面的经营需要罢了。
关于商标转让和购买,在国内的案例不是很多,这共中可能有思维定式,不管是出于文化观念还是生活习惯,我们都习惯于面对现实,有职业经理人标杆之称的唐骏先生的自传说了一个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唐骏发明卡拉OK打分器时,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把它卖掉。而对于购买方后来不仅卖出了一个更大的价钱,还要按现实销售量计提。对于技术,我们一般是卖断式经营,考虑到长久发展和利益共享的,并不多。直销在国外具有很大市场,就是它的提成制度的设计不仅合理而且长久,甚至可以惠泽子孙。东西方对于务虚和重实各有不同,这完全是两种观念在起作用。技术不是一次性的,它其实是可以增值和转化的,改革三十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市场换技术”,这其中的确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和实业哪个重要?不同的发展时期,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但是在发展时期,技术无疑要比实业更重要。因此,我们现在在做代工和制造,销售过程中的生产是我们的,但是定价和销售却是由对方主导,我们只是处于产业链中最低层的一环,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的加工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技术可以购买,为什么商标就不能呢?其实,在国外商标转让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行为,通过购买商标则可以选择更符合自身企业,具有自身企业含义的商标。风险非常小,因为转让的商标本身就是国家商标局已经批准的注册商标,已经得到了国家商标局的认定,所以不存在国家商标局因近似驳回商标的可能性。转让商标,只需要转让双方通过代理机构到国家商标局进行备案,受让人就能得到商标的注册证,拥有商标的所有权。成功率100%。尤其是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购买商标,能使企业迅速进入品牌化的进程,大大降低各种投资的风险,并能更快速、准确的推广企业自身品牌,使企业在同行业迅速崛起,使企业能迅速建立品牌化战略。
如今全球一体化,不出门可知天下事,阿里巴巴的生意都做到了国外,“中国制造”是中国民企的根基。而在当今社会,企业若想永葆生命力,获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功,必然需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促使自主品牌产品更快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商标也是商品,关键是要看它掌握在谁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