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成了蔬菜世博会,中国沦为配角
众所周知,山东寿光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及物流中心,近来却传来急报,寿光已经成了洋蔬菜的天下。
报道称,不知何时,寿光蔬菜种子市场大部分变成了国外品种,长茄在90%以上,番茄60%以上,辣椒60%以上,彩椒近100%,大葱、胡萝卜、苦瓜、菠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快速上升。在全国人民不知不觉中,洋蔬菜已经完成了“入侵”,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瑞士……悉数到来,寿光俨然成了蔬菜世博会。
如果说寿光是中国经过多年积累辛苦搭成的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交易舞台,那么现在唱戏的主角却不是中国。这让我们心生悲哀。目前,国产蔬菜种子只在几种种植规模较小的品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寿光曾有的鸡腿葱、独根红韭菜、芹菜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种,几乎消亡殆尽。
不仅寿光告急,青岛、浙江等蔬菜主产区,也相继传来同样令人不安的信息。有专业人士初步估算,“洋种子”目前已经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所有的蔬菜品种。
还有令人担忧的是其对下游产业的控制。越来越多的订单蔬菜是由外国公司统一供种,收获后直接出口。香港旺益集团独资兴建了新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物流园将整合寿光与蔬菜相关的几乎所有产业,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其在寿光蔬菜的购销环节将处于垄断地位。
我们的大豆和食用油市场已经被洋企业控制了,我们的玉米主产区已经纷纷被洋种子攻陷。
难道我们菜篮子也要马上丢掉了吗?
我们如何走到了这步田地
我们的菜园子怎么就成了外资的天下?我们怎么到了吃菜非得吃洋蔬菜的地步?
事实上,蔬菜并不是第一个失守的农产品,大豆早有先例。从大豆失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资的运作轨迹,以及蔬菜危机的严重性;看到全球化下,农产品所蕴含的海啸般的巨大能量。
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美国粮商先打着“帮助穷国发展农业”的旗号,大力推广转基因大豆,并高价大举采购,在高产高价收购的两个糖衣炮弹下,轻而一举地控制了种子使用和贸易权。然后在中国,以孟山都为首的种子公司,故技重施,让中国野生大豆种子近乎绝迹。同时,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以低价策略,迅速敲开了中国各地油脂厂的大门。尝到甜头的中国企业对孟山都大豆形成依赖,然后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接连上涨,中国大豆全产业链彻底失守,失去话语权和控制力。
“巴西人种大豆、中国人用大豆、美国人决定转手利润”的格局形成,整个大豆产业链最丰厚的利润被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外资粮商大肆掠夺。
现在,外资又在中国蔬菜上故技重施。
洋种子抗病虫害、产量高,产品品质好、耐储存、易运输,能够给菜农带来更高产量和效益,菜农当然愿意用洋种子生产,再加外资种子公司先期提供的优惠政策,后续的各项服务,农民们对洋种子十分青睐。甜头是种麻醉剂,危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长时间青睐之后,就是依赖。由于外资垄断蔬菜种子,价格开始不断提升,已经出现“天价种子”。比如成本只有1分钱左右,却要卖1元钱的甜椒,简直比黄金还要贵。由于仍能够给农民带来高于本土种子的利润,菜农仍然乐于购买。
但是,“天价种子”绝对满足不了外资们的胃口。以种子为契机,垄断整个产业链才是其最终目的。
外国资本正在加紧布局,对中国蔬菜形成上下游市场双面夹击,产业链全面渗透之势。其结果将是,用洋种子,价格越来越贵,配套设备不断涨价;不用洋种子,本土良种-爱华网-已经灭绝,而且洋蔬菜市场已经形成,不用就会销路受阻,收入不保;市场方面,购销受控,贸易权受控,产品价格将不断被挤压。最终,菜农将沦为利润被压至最低的种植工具。
面对危机,蔬菜能否摆脱大豆式的悲剧命运?种子行业能否避免压榨行业的败局?
打通产业链,保卫中国“菜”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拯救中国蔬菜,首先,我们要先看清外资选择蔬菜下手的原因,那就是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规模效益。在全球一体化运作下,这些看似很土的品类,事实上都是大产业,都蕴藏着极为丰厚的利润。当房地产调控政策让很多投资者还在拼命寻找投资项目时,外国资本早就瞄准了我国庞大的农产品市场。|!---page split---|
中国没有小市场,厨房餐桌产品市场更是如此。任何一个产品乘以13亿,乘以365天,再乘以三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小包装油作为厨房餐桌产品中最先商品化、规模化的品类,仅2008年市场容量超过400亿元。现在,蔬菜市场正在加速规模化、品牌化进程。目前,仅寿光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各类蔬菜大棚30多万个,总产20多亿公斤,收入30多亿元。
巨大的规模,巨大的内需市场是中国蔬菜最大的优势!是中国蔬菜企业反击外企最大的前提条件,因为大市场总能找到机会,大市场总会有回旋余地!我们要在中国的大市场中,打一场蔬菜的防守反击战。
其次,整合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外资进入这些品类,一般是从自身的优势处入手,打开缺口,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即研发、育种、生产和推广、销售、服务、下游产业。相较而言,国内种子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条块分割比较严重,即科研、生产、销售都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公司在做;我们很多种子公司因为长期没有投入,只求眼前利益也是不得已,不是靠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怎么办?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
这需要有眼光的企业家,有资源优势的政府(比如山东省和寿光当地政府)整合种子产业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条,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实力。
整合资源,就是说只需在关键点上投资,用不着处处花钱。在关键点上投资,撬动的是全产业链,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满意回报。
第三,被洋种子打开的缺口,我们要用本土种子堵上。虽然本土企业在育种方面相对落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自甘堕落。一方面,在地方上,我们仍有很多优良的种子和特色的种子,可以立足本地优势搞研发,同时加强储备,以备在灾害天气和虫患等发生时,国产种子趁机而上;另一方面,如袁隆平所说,“不断提升种子的创新能力,进而研发出更多的优秀植物新品种”。现在,在寿光一些被洋种子控制的品类,已经出现了自主研发品种。
第四,树立品牌,掌握供销话语权。菜农之所以对洋种子倍加青睐,关键是其产量高,品相好,市场销路好,甚至有外资直接购买,而本土企业往往只专注一个环节,认为市场销售是菜农自己的事儿。随着产业竞争的升级,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关系都开始更加紧密和直接。本土企业要像外aihuau.com资学习,强化与菜农、分销商、商超等的深化合作,树立品牌,坚持诚信,掌握供销话语权。产品有市场,种子才不愁销路。
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蔬菜市场的危险性,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制种行业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等扶植政策,目前,正是投资农产品的大好机遇,蔬菜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危机,亦会大力配合。中国的菜园子呼唤袁隆平式的育种科学家,更呼唤一大批像隆平高科那样的让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产业生产力的企业出现!
大豆之战,我们全军覆没;大米战场,烽烟再起;蔬菜市场,又传急报。看似小品类,实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利益之战、安全之战、生死之战!韩国缺菜有中国,中国缺菜谁能救?!
现在是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家把眼光转向大宗农产品的关键时刻,真正的企业家应该看到,这是最坏的时刻,又是最好的时刻,中国蔬菜产业链当中巨大的市场,丰厚的利润,一定能够催生出世界级的巨型企业。这是一场市场保卫战,同时又是中国蔬菜产业的升级战,在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家应该具有无与伦比的自信力,为中国人保住并赢得“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