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曾祥萍
外资彩电持续价格优势一直被视为是国产品牌的“拦路虎”,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市场终端,国产与外资彩电中低端型号价格相差无几。而从今年4月开始至今,外资品牌一路延续“价格战”,更成功抢占国产品牌不少市场份额。 “丢利润,抢份额”外资品牌何以有如此深厚的底气?有消息人士直言:“外资彩电之所以能大幅降价,主要是加大了产品的外包代工(即OEM)比重”。 外资彩电甩手玩代工 被国产品牌给予厚望的三季度,又被外资品牌的低价策略给“搅黄”了。 国内家电调查机构奥维咨询数据显示,剔除品牌结构、尺寸结构和产品定位等影响因素,三季度机型价格降幅达9%,前三季度累计降幅达16%。外资品牌在向国产品牌靠拢的过程中,价格降幅就已经达到20%~30%。 如此大幅度的降价背后必然有某种“底气”在支撑,业内人士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日系各大LCD电视厂商像索尼,东芝等公司如出一辙的通过将生产订单外包出去来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外资彩电之所以能大幅降价,主要是调整了策略,加大了产品外包比重的结果”。 据DisplaySearch的报告显示,彩电品牌厂家飞利浦和东芝的OEM比例已越过50%,索尼也已接近50%。 根据台湾电子时报的调查,Sony在2011年,将有超过80%以上的液晶电视会交由代工企业生产。其中更有近一半以上的代工落入富士康子公司群创的手中,数量可能高达1800万台。另一个Sony的重要合作伙伴纬创,将会成为Sony Google TV的主要代工厂商。这也意味着索尼的代工产品还将扩大至高端产品线。 此外,东芝也加大了本年度的液晶电视外包量到1000万台,其中面向中东和南美市场的70万台电视将外包给康佳。据了解,目前仅在2009年东芝的外包业务的出货量已经占到了公司总出货量的30%,而在今年预计这家公司总计出货量将达到1500万台,这就意味着其出货量中的50%都将出自代工企业,而明年这一数据将上升为70%。 自损品牌美誉度? 家电业人士、惠浦电子总经理刘丹向记者表示,外资平板电视扩大代工占比以降低成本,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是,“代工会伤害到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对于这种说法,家电业人士刘步尘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加大代工比例与日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有主要关系,由于制造业利润低廉,没有上游面板厂的日系彩电正逐步将制造业向人力成本较低的地方转移,而在本土搞技术开发。“即使外包也只是中低端产品,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还是自己生产。” 相关报道 洋彩电“冷对”下乡招标 新一轮家电下乡产品招标月初正式启动,有关部门对包括彩电、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电磁灶、微波炉、空调、计算机、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12类家电下乡产品进行招标。 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本次企业参与竞标的产品型号由原来的50个提升到80个,本次参与竞标的产品型号数量也因此远远大于往届。有意思的是,彩电作为“下乡大户”,与国产品牌踊跃竞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洋品牌表现得似乎很冷淡。另据了解,本次电视招标会上共有国内外33家电视品牌参与竞标,绝大多数都是国产品牌,其中,海信、康佳、创维、TCL、长虹等国产主流品牌均提供了80款竞标型号,全部型号总和约1300款。然而,以往对家电下乡表现热烈的松下、索尼,却均未参加本次电视竞标,而LG只提供了2款竞标产品,三星也才提供了5款产品。某洋品牌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因为没有推出适合农村市场的家电下乡产品,所以就没有参与家电下乡投标。 有业内观察人士分析说,在乡镇市场,与国产品牌相比,洋品牌不具备销售网络和售后等方面的优势,与其为不成规模的农村市场花费大力气,不如集中精力资源抢占一、二级市场份额。 信息时报记者 刘莉 相关数据 前三季度彩电内销增两成 根据国内家电调查机构奥维咨询AV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彩电市场整体规模高开之后持续低走,平板电视需求表现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了全年预期4009万台总销量的71%。 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彩电累计销售达2849万台,同比去年增长19%,其中液晶电视累计零售2326万台,同比增长50%,等离子电视累计零售140万台,同比增长14%,CRT电视累计零售383万台,同比下降47%。 奥维咨询的产业专家预测,今年第四季度我国彩电市场仍然保持乐观,随着更多品牌介入3D电视的市场竞争,3D市场将迅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