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火锅连锁店 2010年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



系列专题:中国连锁业

  商务部 扩大试点力拓“农超对接”

  目前,商务部已累计支持了205个项目,据试点企业反映,通过“农超对接”,农民销售农产品价格平均提高约15%,超市的售价下降15%,实现农民、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 今年商务部将大力推动以生产和市场对接为主要内容的“农超对接”工作。只有农民、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农超对接”才有真实存在的意义。

  点评:从2008年初开始,商务部即力推“农超对接”,此举真正能起到富民强企的作用,而商务部意在抓住启动内需的良机,借鉴与创新并举,着实提高涉农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指数。只有真正做到农民、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农超对接”确实才有真实存在的意义。

  沃尔玛 中国扩张开出“高铁”速度

  在中国一直被忽视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今年开始了急速扩张。北京第二店的开业如今指日可待,在上海的店面也已经整装待发,杭州、青岛、宁波、重庆等地的试水也已经开始。另外,对好又多的整改如今也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区总裁陈耀昌下了死命:年底前整合完毕!

  自2009年超越家乐福成为在中国店面数量最多的外资企业后,沃尔玛的扩张又开始了提速。陈耀昌的3年任期即将结束,看来其想要上交一份漂亮的答卷。

  点评:锐意改革与本土化的沃尔玛现在开始多点出击。虽然在整合好又多上,迟迟未见效果,但沃尔玛表示今年年底前将整合完毕,目前,全国除广东地区以外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毕。开足马力的沃尔玛,不可小觑。

  家乐福 我被困在“网中央”

  随着在中国开店总数规模和单店效益被沃尔玛和大润发超过,家乐福十多年来第一次从外资第一的宝座上跌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在全球的收缩,在中国的店面也收到很大影响。新管理层不得不大刀阔斧实行改革,一方面收购河北保龙仓,稳定军心;另一方面回收店长权利,杜绝腐败。不过此举却导致大量店长辞职,积极作用尚未显现,副作用就已开始发作。不过,任何改革都有阵痛,家乐福到底能走多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点评:虽然家乐福进行了在华首次并购,但并购保龙仓后,却遭到部分供应商的抗议,延迟开业。目前,家乐福保龙仓已经在石家庄悄悄开新店,可以说,家乐福在中国遭遇到瓶颈,在全球市场同样存在,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平衡等诸多问题,关系到家乐福未来的发展。

  欧尚、大润发 大陆门店拟开始整合

  据悉,欧尚与大润发基本达成协议,打算将彼此在中国大陆合计170多家门市,全部划归同一家香港控股公司,再由这家公司独立在香港股票上市,时间为2011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大润发计划年底前扩张至150家店,其单店效益高达3.3亿元。欧尚更是法国第二大零售商,其在中国40多家门店中,约80%为自行购地建设。

  点评:一直低调行事的大润发,在单店销售额和2009年销售总额上均超越了家乐福,成为新的外资零售老大,与欧尚的强强联手,自然备受关注。

  联华整合华联收官 今年拟开500家店

 中国十大火锅连锁店 2010年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
  历时一年,联华超市宣告与华联超市完成重组整合,“转型”为新联华标超,至此,国内超市业最大并购案画上句号。整合完毕后,联华和华联的标超业务已全部纳入“新联华”——上海联华超级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双品牌营运模式。整合后新联华标超业态门店规模将突破3500家,销售规模近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标超企业。联华总经理华国平则透露,今年公司计划斥资6亿元人民币开500家门店,重点将开拓长三角地区。

  点评:纷纷扰扰,历时一年,这桩号称国内超市业最大的并购案画上句号,这艘超市航母终于迈上正规,未来重点拓展长三角地区,势必会引发当地更惨烈的竞争。

  蛰伏6年 SPAR进军中国一线城市

  在中国二三线城市蛰伏6年之后,全球最大自愿连锁超市组织者SPAR终于开始试水一线城市。据9月5日在北京开出首家一线商铺后,又将进军广州。然而,在业界看来,目前SPAR绝地反扑一线城市,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巨头在一线城市的较量,实力差距仍较为悬殊。SPAR扩张的两大利器——自有品牌和联合采购迟迟未能发挥作用,除了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外,水土不服也是困扰其发展的羁绊。从SPAR到各种中国译名的变化,可以看出SPAR在中国的发展之艰难。

  点评:蛰伏6年,进军中国一线城市,与其他大的外资零售商,还有本土零售商展开激烈的竞争,spar还需任重道远!  

  国美内战 一场没有“操守”的对决

  国美内战随着“9.28”股东大会的落幕而暂告一段落,黄光裕所担心的股票增发被否决,而陈晓也顺利连任。这场黄陈之争因为其特殊的含义被成为中国零售业上里程碑上的事件。无论是家族管理还是职业经理人模式,或是经理人的职业操守问题,抑或民族企业发展方向,都有太多的思考值得我们回味。

  对于国美,暂息的兵戈之争背后是否还蕴藏着更大的暗流,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无论是大股东还是贝恩,其初衷都是为了国美的利益。现在国美已经被苏宁超越,国美是否会东山再起,我们拭目以待。

  点评:一个经典商业案例,一场无厘头的闹剧,时至今日,国美的这场“内战”还在延续,双方谈判进展不明朗,门店是否分拆尚无定论,未来极有可能会出现2家国美,对于国内家电连锁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苏宁 梦想超越沃尔玛

  2009年,苏宁超越国美坐上了中国连锁企业榜首的宝座,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超越沃尔玛。当然现在二者的差距依然很大,不过从南京的一个小专卖店发展到如今拥有近1200家连锁店的巨无霸,苏宁也只用了20年的时间。差距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因为庞大的中国市场足以培育出能够超越沃尔玛的企业,并且时间不需要太长。“如果简单换算,沃尔玛可能要领先我们20年、30年,我觉得超越它不是不可想象的。”张近东坚信,未来的市场上有很多机会。

  点评:苏宁的战略异常清晰:做多元化,做行业老大。据《2010胡润零售富豪榜》统计结果,苏宁的市值已经达到国美的近3倍。而苏宁掌门人张近东亦蝉联首富。正如张近东所言,未来的市场上有很多机会,我们会拭目以待!  

  零售业 一线员工挣得太少

  十年前月工资为1000元,高薪使得家乐福很受欢迎;如今月工资为1300元,工资低成为许多员工跳槽的理由。零售业的低薪低门槛使得员工的流失率惊人,年流失率在20%被认为是合理水平。即便是加薪,其增长幅度和如今的高物价相比也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企业也不愿意为加薪“埋单”。月工资1200-1600元成为了零售行业的标准线,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成为了零售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点评:零售业的一线员工薪酬不高,且涨幅甚小,是不争的事实,领导层在关注企业业绩的同时,员工的利益也是需要摆在首位的。  

  31家百强零售企业 触网难得利

  随着网购的日益红火,许多实体店也开始试水网络。不过拥有开店经验以及店面资源优势的实体企业,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尴尬。据统计,今年上半年,2009年度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31家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只不过,其整体销售额在国内网购市场的占比不足1%。拥有诸多优势的实体企业面对所取得的可怜“战绩”,其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点评:今年,连锁百强企业中有31家“触网”,但是成绩却差强人意,如何做到与传统零售的差异化经营,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零售商切忌:一网了之。

  (联商网 诸振家 《名牌时报·超市周刊》王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7193.html

更多阅读

2008-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08-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辞)1、 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

2010年全球十大内衣品牌排行榜 国内十大内衣排行榜

导读: 2010年全球十大内衣品牌排行榜,近10年来,中国内衣,包括文胸、保暖等,国内年均销售额及销售量,增速都在15%左右,远远高于GDP的增长水平。上海的三枪和宜而爽,江苏的AB、北京的铜牛,山东的即发,武汉的爱帝等,2007年的销售额都超过10亿元,成

声明:《中国十大火锅连锁店 2010年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为网友活好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