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失败案例之:晁错变革亡躯
对于变革管理,每位新上任的管理者都有几种方式处理:要么守旧,按照原先的模式进行管理。要么渐变,对原先的管理体制进行小变小改。要么突变,对原先的管理机制进行颠覆式地、破坏性地变革。那是破旧立新,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有管理体制。 中国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有句成语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些词语的意思是,有本事、有能力、有德行、敢于出头的人往往会让一小部分平庸的人觉得有挫折感,觉得心理受到创伤,所以就会不喜欢优秀的冲在前面的人。因嫉妒而产生阻碍心理,破坏心理。不想让优秀的人什么都如意。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优秀的人往往还会遭小人暗算与迫害。 特别是变革管理,要革掉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反对与反抗那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如王安石变法。百日维新等等。 现在我讲一下在西汉景帝年间发生的晁错变革失败的案例故事。 晁错籍贯是豫州颍川郡人。他在张恢先老师处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治学说。因文字功夫不错,成为太常寺的一名小官吏。后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能言善辩受到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的器重,赏识。太子家号曰“智囊”。 当时,西汉朝吸取秦朝与春秋战国的治国教训,提出“非刘氏不得王”。刘邦除掉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诸侯王,把刘家子孙亲属一些人封为王。王的管辖地叫王侯国。王侯国的税收都归刘氏王,不要上缴中央财政。而且在管辖区有行政、人事、军事等特权。特别是刘氏王们强大的军队对中央政府来说是严重的威胁与危害。当时刘氏诸侯王中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军事实力最强大。晁错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多次向汉文帝上书说明诸侯王的害处与弊处,要求削减他们的特权。其实是对现有的封建侯王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汉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但是却从心理认为晁错是个难得的人才。升了他的官,成为光禄勋属官中大夫。光禄勋是三公九卿之一。执掌宫掖门户,相当于后世的领侍卫内大臣,下属有大夫、郎等官职。 汉景帝为太子时,喜欢晁错的计谋与合理化建议。可以用言听计从来形容这对君臣关系。袁盎等老臣不喜欢晁错,晁错优秀超过袁盎他们,让这些老臣权贵们嫉妒与不服。汉景帝正式成为皇帝后,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汉景帝对晁错的宠信有加,而且听从晁错的观点,对现行的一些制度进行了改革。那情形就象光绪皇帝喜欢康有为、梁启超一样。丞相申屠嘉心里很不是滋味,等待时机中伤和消灭晁错。有一次,晁错住所跟汉景帝祖宗庙祠邻近,出入不方便,便在太上庙的墙上打了一个洞出入。申屠嘉总算抓到了晁错的“小辩子”,报告给汉景帝。要汉景帝治晁错的罪,砍掉他的脑袋,因为晁错犯了法令。汉景帝用“此非庙垣”来替晁错开脱罪责。申屠嘉更加妒火中烧,怒对长史说,我不该去请示皇帝,我应该先宰后奏。最后,这个嫉贤妒能的丞相活活的气得发病归天了。于是,晁错更加得到了汉景帝的宠信。 晁错又进一步升官了,从内史升到御史大夫的官位。御史大夫,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御史台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即由御史大夫递升。后改称大司空,司空。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他收集到诸侯王的一些不法行为,打报告给皇帝,要求进行大改革,削诸侯的地,把他们的管理区收回归中央。汉景帝觉得这是大事情,不好一个人独断。召开了扩大会议,把三公九卿、列候、皇亲贵族都请过来参加这次讨论会。窦婴跟晁错辩论,两人产生了较深的矛盾。晁错提出改革议案有三十条目之多。既得利益集团的诸侯们都喧哗起来,嫉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后,从颍川郡赶过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晁错的父亲也知道剥夺诸侯王既得利益集团们引起了他们的痛恨,担心引火烧身。晁错也知道得罪了那些权贵们,但是他想到的是天子的尊严与国家的稳定,其实对于个人的安危已经致之度外了。晁父知道劝不到儿子,只好吃毒药死亡,不想亲眼看到晁错身首异处。 果然,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卯、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起兵叛乱,危害国家安全。打着“清君测,诛晁错”的口号。在窦婴与袁盎的挑唆下,政治上不成熟的汉景帝把晁错杀了,幼稚地以为可用晁错的人头以止兵戈。 后来汉景帝从校尉邓公的口中,才知道晁错冤死在他的手上。吴王刘濞想要造反已蓄谋十多年了,诛晁错和反对削潘变革只不过是他的借口而以。汉景帝后悔不已,错杀忠臣了。最后,汉景帝任命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与窦婴统领平叛军队才镇压了吴王挑起的七王之乱。 晁错主要是让人嫉妒,没有争取袁盎与窦婴的支持才有杀身之祸。对于袁盎,他也使过坏水,派出纪委干部治袁盎的受吴王贿赂的贪腐案,使袁盎免职,袁盎对晁错恨之入骨。如果晁错不想整死袁盎,袁盎也不会和窦婴联手对付他。袁盎最后被梁王派刺客杀于安陵郭门外。窦婴因与田蚡政治斗争被人弹劾伪造先帝诏书而治死罪暴尸街头。
从晁错的变革管理,我们作为管理者可吸取与总结如下教训: 一是管理者在变革时,要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和中间派的支持。因为变革时,会出现三类人:支持者、反对者、中间派。变革是要触动反对者的利益的,是不会支持站在你这一方的,与反对者联手无异与虎谋皮,戊戌变法中谭嗣同去找袁世凯商量寻求支援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支持者如果不处理好关系,也会变成反对者,这就要求管理者与其同心同德,加深关系,寻求支持。中间派风吹两边倒,对他们要尽量团结,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得到看得到的利益。有影响力的人能影响支持者与中间派,所以要建立关系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 二是在变革时,不妨采取渐变的方式,能够避免一部分不明情况或者不明真相的人的激烈反应。我国改革开放时,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选择渐变的改革方式,比如设立深圳特区。 三在变革时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要会运用减少变革阻力的方法。有这些方法可用:教育与沟通、参与、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与合作、强制。 四是要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组织内的成员反对变革。一般有三种原因会使人们抵制变革:对未来的担忧、害怕失去某些利益、相信变革对组织不利。找到真实原因的话,那么变革时就能想出好的对策与方法来化解阻力。 五是管理者要成为变革的推动者。管理者的变革思想有时是受领导变革(LOT)模型的影响。变革过程是这样的“冻结—变革—再冻结”一个过程。变革时打破了原先的稳定,变革后要重新稳定下去,巩固变革成果。 六是作为管理者,不要轻信谣言与谗言。自已要能判断是非,知道对错。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推诿责任。在处理事务时,如果出现两难境界时,不妨把问题锁过抽屉,等冷静时再处理。 七是管理者要保护人才不受排挤与打击。特别是变革时,要能坚持,如果是正确的方向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退缩,不要虎头蛇尾。谁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
更多阅读
远观:晁错这个人死得不冤
远观:晁错这个人死得不冤晁错这个人其实死得其所,易中天先生说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说他死得冤枉,而在任何一段历史中,臣子为皇帝的社稷去死,这难道叫冤死吗?有一句话在君与臣的对立中说得极为巧妙,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叫什么,叫臣忠
管理成功案例之:陆贾书生治国
陆贾,楚国人。以宾客的身份跟随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他不但是个名人,而且能言善辩,刘邦经常安排他作为使者,出使各路诸侯。当时,汉朝刚刚夺取政权,统一天下,尉佗平定南越,因此,就自封为王。尉佗姓赵,也叫赵佗。《史记》一书,称他为尉佗,故本文,
管理成功案例之:冯勤尽忠于国
冯勤,字伟伯。魏郡繁阳县人。曾祖父冯扬,在汉孝宣帝时任职弘农郡太守。冯扬有8个儿子,都是工资为二千石,职位太守以上的官员。在赵地与魏地是很受尊荣的,当地称他们为“万石君”。这八兄弟相貌体形很伟壮。只有冯勤的祖父冯偃,身材不高,经
心理咨询案例记录 足疗店铺管理咨询案例之——店铺定位
案例背景:一个新开业不久的足疗连锁店铺,面积2000平米,投资600万,在当地装修的档次是最高的。沙发100个,技师60个,服务项目8个(不包括单项),价格从98元到268元,项目涉及足疗、泰式按摩等,开业后足疗消费促销打折至60元/位(当地价格在6
管理成功案例之:卓茂宽仁恭爱
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他父亲与爷爷都曾经是郡太守。郡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长。这个卓茂虽说是“官二代”,但没有纨绔子弟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而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在汉孝元帝当政时期,他拜博士官江生为老师。那时的博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