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2)



类似地,用友很早就开始关注ERP,并在1997年年中把它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其实,当时用友的财务软件还很畅销,但我出差到东莞时,当地代理商的一名销售人员对我抱怨说,几家从事制造业的台湾客户被挖走,用上了ERP.他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因为东莞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外资企业多,它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今天的需求应当就是明天全国各地企业的普遍需求。我和公司另外几名高管随即奔赴上海等地调研,很快就做出了向ERP转型的决定。

用友的高端产品NC则源于1997年申银万国这个项目。当时,申万在全国有100多个营业部,它们的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总部主要通过报表和审计对其进行控制。这种事后控制的模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该公司的领导希望对这些营业部实行集中管理,以便实时掌握经营状况并控制资金风险。1998年中海油也提出了类似的需求。这两个虽然都是企业级财务项目,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集团型企业实现集中集权管理的需求,于是启动了集团管理解决方案NC的研发。

保持警醒并及时决断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敏感。领导人如果闭目塞听,反应迟钝,那么上行下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做到信息畅通,更不用说去预测市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决策者还必须很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管理软件的产品开发耗资巨大,研发任何一款新软件对用友来说都称得上“战略性决策”,如果高管不能很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稍有偏差就足以葬送公司的前程。

就我个人而言,有几个习惯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特别喜欢跟那些与客户打交道的人,例如分公司的管理者、销售骨干、售前和实施顾问等聊天。他们几乎天天和客户待在一起,客户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需求最为迫切,对用友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评价如何,他们最清楚。我去分公司调研,一线骨干员工是必见的,与当地负责人聊到半夜也是常有之事。其次,只要有可能,我每周至少拜会两批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与客户直接交流更能感受到他们的深层次需求。一线员工、客户和伙伴的需求、感受、评价和反馈,是我重要的信息来源。第三,我坚持自己直接处理邮件。我的名片只有一个版本,上面有我唯一的公司邮箱,过去上面还有手机号码,后来因为电话实在太多才撤掉。这样做虽然任务繁重,但最大的好处在于收到的信息都是第一手的,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无论是公司内部员工的反馈还是外面的动向,都不会失真,而且时效性也有保证。

让整个公司都能看清指挥棒要让整个公司都以客户需求为指挥棒,主要就是让不在一线的总部人员,特别是产品管理和研发部门的人员具备客户导向。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这些部门的决策者直接与一线展开对话。举个例子:2003年,我们的高端业务碰到了较大困难,因为牵制的资源太多,产出又没有预期的高,于是公司上下有不少人对它的前景产生了疑虑,这时如果采用从上到下的沟通甚至命令,效果之差可想而知。我们把上海分公司的客服经理请到总部,让他给大家介绍情况。我现在仍然记得他当时说道:“上海超过18层的办公大楼就有1,000多幢,就算每一幢里只有一家集团公司,也就有1,000多个潜在客户。”这种说法也许过于感性,不是很科学,但是来自一线的声音在这种情境下恐怕是最有说服力的。在面临一些重大的业务决策时,我们也会请一些分公司的总经理列席总裁办公会,让他们当场提供一手的信息或者对决策方案提出质疑。我认为,企业领导人如果只坐在总部做决策,那会非常危险。

这一原则也体现在我们的产品开发模式上。用友在2001年开始推行“产品经理制”,并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三驾马车”模式。具体而言,产品面向什么客户群、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解决哪些关键问题、实现哪些功能、何时以什么形态交付给客户等,都是产品经理的职责;设计师负责系统结构;研发经理负责开发的团队、进度和质量管理。换句话说,产品开发不再是研发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在市场和客户需求指导下的多部门协同开发。

培育新业务就是培养新能力

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之后,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2)
企业必须有能力开发出合适的产品,顺利交付,并提供持续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预期的价值。如果能力跟不上,机会反而会变成陷阱,把企业拖垮。所以,无论是培育新业务还是开拓新市场,或者说做任何新的尝试,其实成败都在于企业是否能培养出相应的能力。

ERP业务带来的全面能力挑战 从财务软件扩展到ERP,这是用友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型,也是用友过去面临的最大的能力挑战。财务软件解决的是企业内资金流动和控制的问题,使用者主要是财务或相关人员,决策者通常是财务负责人。无论是客户的业务流程,还是用友的软件,遵循的都是国家的会计准则,用友只要紧扣会计准则就能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用友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软件开发出来,通过分销渠道把软件交到用户手上,然后提供安装和维护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5068.html

更多阅读

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5)

在产品开发和技术使用上,用友也有过深刻的教训。Windows面世后,用友在1995年及时推出了相关产品,但是销售很不理想,总共不过二三百套,因为当时用友DOS版产品的竞争力遥遥领先,用户习惯于键盘操作,渠道对产品也已相当熟悉,大家都不愿意改变

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4)

首先是销售和交付体系。从1998年开始,用友在主要省会城市建立直营的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不仅承担ERP的直销任务,还要为合作伙伴提供销售和实施的支持。简单地说,用友的销售和交付体系从纯分销变成了分销、直销与合作的混合体。越简单的产

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3)

ERP则涉及整个企业的运营,使用者包括企业内几乎每一个员工,决策者通常是副总、一把手甚至董事会。更重要的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千差万别,用友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就必须全面理解客户的业务;要完成

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2)

类似地,用友很早就开始关注ERP,并在1997年年中把它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其实,当时用友的财务软件还很畅销,但我出差到东莞时,当地代理商的一名销售人员对我抱怨说,几家从事制造业的台湾客户被挖走,用上了ERP.他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因为东

用友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幸福企业不回避商业

采访8226;撰文/潘青山  用友公司在其新三年战略规划暨业务策略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新的企业经营愿景——创建“幸福企业”。王文京说,幸福企业应该有三个方面最基本的标准:第一是传统的标准,就是高效率、高效益;第二个是创新,包括管理

声明:《王文京:用友如何踏准行业增长波(2)》为网友三寸日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