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营销”这个词泛滥成了社会语言。大到国家政府,谈过别国的政治营销,小到鸡毛蒜皮,吃喝拉撒,不仅处处少不了营销的影子,最重要的是众人唯“营销”而于心了。其实,这原本是一个经济并不太强大的国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可悲的是,很多甚至连什么是营销的诸多分子,貌似一般的将“品牌”二字奉为神鹫,恨不能一句话说所有的词语都能被“品牌”二字包围才算是“高人”?!都说这个社会浮躁,只是没成想,连营销这么一件如此沉甸甸的事情居然也成了“浮躁”的宗亲。
大言不惭,求职者谈“品牌”
只要是和经济、经营挂钩的,现在的求职者毫不犹豫的就大谈“品牌”。问其何为“品牌”,最终的回答也无非是一个广告或者一个活动而已。带着外来色彩的“品牌”二字把朴实的中国年轻人吹的晕晕乎乎,理论武器一大堆,落实到实际连鸟枪炮都算不上,终日捧着那些真大师或者伪大师的“品牌论”默念倒背,如此形式主义,来的何用?甚至很多人坦言“去企业面试一定要大谈品牌这样才能博得老板的欢心,因为老板都喜欢听品牌”。所以,很多人工作了数年,依旧是沉浮于土,有些人凭着忽悠混上了某企业的市场工作,自殊不知,这样美好的浮华是何等的悲哀。
自我崇拜,企业家谈“品牌”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企业家们几乎都是白手起家的建设了如今的产业。当初的坚毅,果敢,努力,任凭那一点都值得当下的人钦佩和学习,然而,怎么听了点外来的思想就忘了该迈左脚还是右脚了呢?怎么约了几个“术士”就愣是要鸟枪换炮揠苗助长呢?我们把品牌的成长分成七个阶段,很多企业明明还在最底层的阶段,怎么就自我崇拜,“品牌”之口而无休呢?诚然,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窗口,然盲目的自我崇拜,盲目的自我品牌意识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健康成长,反倒会因为这样的自我意识而走向死亡。尤其是对于地方企业,区域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渠道还没站稳呢,做了十几年连消费者的心理都还没占据呢,谈何品牌?
信息诱惑,舆论谈“品牌”
其实说道底,之所以求职者,社会人和企业家如此对品牌二字感冒,信息和舆论的力量无可小觑。当封闭一下被打开,太多的信息来不及消化就被原班涌进,最终被大量的跟风和抄袭演绎的变了味道,品牌成了广告的奴隶。甚至很多从事财经、经济等相关行业的媒体人也开始纷纷转型或者“受邀”进入企业,而最终却因纸上谈兵而不欢而散。
我们不能冤枉了任何一个,也不能姑息了任何一个,我们不能将中国的品牌之道盲目等同于国外,更不能将中国的品牌成长华异为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的骄狂体,人家做了百余年的品牌尚且都要掂量下行为举止,我们刚刚几十年,甚至几年就更要看清自己的角色和力量。
品牌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那些听的让人眩晕的词语,品牌不是外来主义,更不是模具里可以长出鲜艳果实的,品牌是我们需要踏实建设,始终在消费者身边和心理,不断自我更新和进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并且不与销量孤立的。品牌在细节,在系统,在执行,在成绩,在表现,在.....戒骄戒躁,“品牌”出口请谨慎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