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大腕赵本山就读某商学院CEO班,吸引了不少关注和议论。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多赢的游戏:商学院得到了很大的媒体曝光,作为企业家的赵本山可以学习管理知识,CEO同学们可以和赵本山探讨合作商机。
赵本山读书,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联想到最近几年商学院的娱乐化趋势,就不能不令人忧心。
商学院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些独立商学院),以培养未来商业领袖为使命,并为企业家提供持续学习的平台。由此出发,商学院首先应该是一个神圣的学习殿堂。国外名牌商学院MBA学生通宵达旦地读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即使对那些参加EMBA或短期培训项目的企业高管,也应严格要求,确保他们在痛并快乐着的状态下学有所获。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商学院的人际网络价值,但那种人际关系应该在课下讨论、课堂辩论、课外集体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也就是说只能是一种“副产品”。如果把培养人际脉络当作商学院的主要卖点,无疑就陷入了歧途。
在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巨大管理教育需求推动下,国内商学院获得了蓬勃发展,以至于很多来自不同企业的高管聚会时以相互打听对方是哪家商学院的EMBA为谈资。在繁荣的市场需求涌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其一,盲目追星,忽视对学员素质的考察。一些商学院热衷于追逐一些知名度高的企业家、文艺界明星、政府官员,以此来宣传自己。然而这些名人未必就是一名好的学员。他们是否拥有值得同学借鉴的管理经验和独到见解?他们是否有认真的求学态度?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管理才能,抑或其他?
其二,媚俗化,玩甚于学。对身价数以亿计、身居高位的企业家学员,商学院要做到严格要求殊为不易。这些学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是否能认真准备课程?是否会因为出差而经常逃课?是否亲自完成作业还是让秘书代劳?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商学院放松了对这些方面的要求,结果就可想而知。现在一些商学院热衷于在风景名胜学习,或到国外走走,高尔夫文化更是红火,而下课后则杯觥交错,使得读书被边缘化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
其三,心浮气躁,忽视研究。商学院应以培养优秀人才为荣,但如果企业家在就读之前就已非常成功,那商学院就没什么好自豪的了。相反,商学院的目标应着眼于培养明日领袖。长期来看,一所商学院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在某个学科的研究实力和是否拥有大师级的教授,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战略学大师Michael Porter、西北大学的营销学大师Philip Kotler、南加州大学的领导力大师Warren Bennis等。反观国内的一些商学院,教授成了授课机器,或媒体宠儿,哪有时间潜心于学术研究?在关注企业管理实践的同时,真正的商学院教授还“必须拥抱孤独,并把孤独作为自己的新娘”,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学术大师。
商学院不同于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它具有强大的外部效应,会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商业文化。因此,商学院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的社会使命,杜绝媚俗、短视和急功近利。
商学院的特殊性在于,它必须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但是,与实践结合并不意味着必须一味迎合学员的需求,更不意味着媚俗才有价值。瑞士IMD商学院前任院长Peter Lorange教授说,商学院必须学会保持“负责任的市场导向”(responsible market focus):一方面要顺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恪守学术机构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希望国内的商学院能以此自勉。
(作者系中欧陆家嘴[17.06 0.59%]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