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钢铁的价格下跌到接近于零,那么金·吉列就可以免费赠送给顾客剃刀和刀片,并通过其他途径,例如贩卖剃须膏来赚钱?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为零。
这种新型的“免费”是一种建立在电脑字节基础上的经济学,而过去的经济学则建立在物理原子的基础上。因此,新型的“免费”是数字化时代的独有特征—如果某种东西成了软件,它的成本和价格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
从原子经济到字节经济
20世纪的经济主要是一种原子经济,而21世纪的经济则是一种字节经济。在原子经济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品逐渐升值。但在字节经济的网络世界中,物品变得越来越便宜。因此,原子经济的基调是通货膨胀,字节经济的主旋律是通货贬值。
在原子经济中,传统的“免费”优惠让人看来像是诱饵,你最终还要换一种方式付钱。然而在字节经济中,真正的免费是存在的,账单的确可以一笔勾销,因此这种“免费”是值得信任的。如今,关于在线经营的免费和付费之争已经结束,人们得出结论:免费是在线沟通的题中应有之义—2007年,读者能够在线免费阅读《纽约时报》。
“免费经济学”是由数字时代的科技进步推动的。正如摩尔定律所指出的那样,电脑处理器的价格平均两年会下降一半,网络带宽和存储器的价格下降速度更快。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将三者融合,在科技的三重作用下加速价格下降的趋势。在线网络每年的贬值速度将近50%,也就是说,今年你在YouTube网站上播放一个视频帖子的成本,明年就会打个对折。在线生意的成本向零点趋近,也就难怪在线商品的价格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一分钱,还是彻底免费?
在大多数场合,仅仅收取一分钱(看似无足轻重的一个价格)也会让大多数消费者停止掏腰包。一分钱对于我们并不算什么,但它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答案在于—收费会让我们想到选择的成本。打个比方,一旦碰到要收费的问题,我们马上会想“掏这钱值得吗?”但是,如果某件商品价格是零,那么我们脑子里就不会绷着这根弦,作决定也会觉得轻松多了。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尼克·萨博(Nick Szabo)对此有一个比喻,叫“心智交易成本”(mental transaction costs)。简言之,就是思考的收费成本。犯懒是人之常情,我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最不需要费脑子的东西。
尼克·萨博仔细研究了“微支付”(micropayments)问题,例如在浏览某个网页的时候支付几分之一美分的费用,或是下载网上某个连环画支付千分之一欧元的费用,他断言,这些做法注定都会失败,因为这种收费极低,却依然没有消除顾客的心理成本。
因此,一旦想要收费,不论收费有多低,都会造成一个心智交易成本障碍,而大多数人都不愿耗费精力翻越这个障碍。相反,免费则使得更多人决定要尝试一下某种新商品。免费看似放弃了得到的一部分直接收入,却带来了更多的尝试者。
因此,免费正是生物学家所说的“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当没有其他人在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会收效明显,成为唯一一个提供免费的人自然会给你带来优势。即便其他人也采用了这种策略,你这样做依旧会奏效,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任何选择对自己的内容收费的人都将处于劣势。在免费的环境下,连那些略微有些冒进的“微支付”者都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他们会选择免费的内容来替代。
美国风投公司首轮资金(First Round Capital)的负责人乔希·科派尔曼在研究了消费者付费的心理障碍之后,意识到学院教授的定价策略简直是一派胡言。他指出,供求曲线决定的价格是肤浅的经济学公式,现实中只有两种市场—免费和非免费市场,而两者有着天壤之别,科派尔曼把它称作“一分钱的差别”(Penny Gap):
大多数企业家都掉进了一个陷阱,认为价格永远都具有弹性,也就是觉得出售的商品价格越低,对它的需求就会越多。因此,这些企业家都会画一个曲线走势像曲棍球的一张营收图表,曲线的形态往往先向上拉升,然后向右方倾斜,而支撑这个曲线走势的正是所谓“每月你只需花2美元”的商业企划。
事实在于,让售价在5美元和5 000万美元之间变动并非一个新企业面临最棘手的难题,最难的是让自己的商品零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