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持有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的股票,有时候关注一下它的新闻。不久前,无意中发现,原来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喜欢搞低卖高买。
1、国美电器
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於 6月10日,以每股平均价2.51元,增持国美<00493.HK>9286.9万股至6.21%
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於5月19日,以每股平均价2.25元,减持国美<00493.HK>逾5262万股至5.81%。
这样,其中的5262万股,一减一增之间,就增加了1420万港元的成本。
2、思嘉集团
联交所资料显示,嘉实基金於6月7日,以每股平均价2.729元,减持今年4月29日才挂牌的思嘉集团<01863.HK>115.1万股至5.88%。
联交所资料显示,嘉实基金管理於4月29-30日,以每股平均价3.721-3.914元,两度增持4月29日才挂牌的思嘉<01863.HK>共3707.9万股至6.67%。
这两天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联交所资料显示,今年4月9日才挂牌的敏华<01999.HK>,遭上市保荐人麦格理於4月22日,以每股平均价6.327元,减持3603.6万股,其持股量由6.86%减至3.12%。
5月25日有报道:麦格理首次给予敏华<01999.HK>「跑嬴大市」评级,目标价11元,相当於今年预测市盈率13.3倍。报告指,敏华於北美市市占率-爱华网-排名第八位,其中75%收入来自出口,由於北美市场处於周期性复苏,家俱销售明显回升,料敏华於当地市占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另外,集团推出更多较高档次产品,有利提升平均售价,加上原料价格下跌7%。因此,预期敏华未来三年出口收入及整体盈利复合年增长分别为31%及34%。
搞不懂在6.327大量抛售一半多仓位后,为什么反而认为这只股票的可以涨到当时抛售价的174%呢?
联想到前一段时间,一些政客针对美国一些评级机构调低希腊等国债券或主权信用评级一事发表观点:应当改革国际评级机构。这是比较莫名其妙的看法。这些评级机构又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国际间的金融机构,是私营的企业,怎么改革?他们的评级当然不高明,他们曾经给一些美国次级债券和衍生品给出了高评级,但问题是投资者多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愿意相信这些。
本来只想说说投行低卖高买的事,不过又想起一个事来。
《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有一个故事:有两个人A和B,好象A是记者,从P那里听到一个内幕消息,于是买进某只股票,结果把老婆下半生的首饰和内衣钱都赔光了,于是他们发电报,A以一个记者能想到的最难听的话骂P,但是B说:“我们不能发这个电报。”“为什么,难道我们不是听了他的错误消息亏了很多钱吗?”“是的,但是如果我们发了这个电报,就再也不能从他那里听到内幕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