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创新:美学育种理论 传统育种理念是放大利用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以提高产量。而沈天民总结出强茎、微叶、大穗、大粒、多粒、紧凑的“理想型”小麦育种理论。他把工业设计的理念引入育种过程中:不但有外型的设计,而且有内部功能性标准,包括抗病性、品质、基因等均要达到“理想型”,创造了实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的“美学育种理论”。 第二大创新:丰富的种质资源
![沈天民 沈天民的五大创新](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580180412719.jpeg)
育种以及品种的突破,导入新的品质极为重要。沈天民采用远缘杂交结合生物工程技术的方法,创造了小黑麦、小偃麦、小赖麦、小黑偃麦、小黑偃赖麦等十余个系列千余份育种材料,不仅为自然界增添了新的成员,也为小麦亩产吨粮育种奠定了基础。 第三大创新:高效的育种方法和技术 沈天民采用材料合成,创新性选育出能够诱导父辈杂交体产生纯合二倍体的材料,创造性地实现小麦育种一年稳定的目标,解决了育种速度慢、稳定时间长的难题,从而加快了育种的速度、提高了选择的效率,为高效育种建立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第四大创新:理想的超级小麦品种类型 高产的不优质、优质的不高产、高产的抗病性差,以及难以推广四大矛盾一直困扰小麦育种。沈天民选育大穗、多穗、竖叶、高抗、强筋的品种类型,突破穗大的品种影响叶胚、穗数,并且穗粒分布比较松散的固化思维模式,培育出把高产、优质、抗倒、广适性结合于一身的小麦新品种。 第五大创新:优质、高效、简化的配套栽培技术 一个新的品种是否总结出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成为最终是否能大面积推广以及实现高产的关键。沈天民所选育的小麦品种在卖到农民手里时都会配备一本与之对应的“配套栽培实用手册”,使得农民在大田的种植也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