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芳(江苏 职员)
批评无理性,则争论无价值。昨天的一则新闻,又在网络标题党的创意下,生生刺痛了公众的眼球:10月25日有消息说,一年学费7万元、毕业入读美国高校、12人的超小班,目标直指“培养未来的企业领袖和行业精英”。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开办了这么一个特殊的班级———少年MBA全球企业精英班,有人送了它一个别称,叫做“富二代”班。于是,个别网站就拎出“成都学校开设富二代班”的标题,引来网民骂声一片。
乍看新闻标题,以为又是一则教育资源不公的反面典型。但转念一想,公立学校估计还没胆大到这个地步,黄石的VIP班都被整治了,幼儿园的识字费和中小学的批改作业费也被曝光了,地方教育部门何至于又在本就敏感的“富二代”问题上大做文章?仔细一看,纯属误会。所谓的富二代班,只是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的特色班,我查了下资料,这个学校“是2000年由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成都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民办寄宿制外国语学校”。既然是民办学校,办什么班,什么人来消费,得遵循市场逻辑。
看完新闻顺带看了下所谓的“网友质疑一片”,基本上是受标题党误导后的情绪化表达:有说这是教育资源严重失衡,有钱的去读书、没钱的难道去放牛?有说是有钱人的游戏,进而愤慨贫富不均等等。这些话看起来正气凛然,遗憾的是,一开始就树错了靶子。
少年MBA班好比燕窝鱼翅,不是人人都吃得起,但只要在市场的游戏规则里,社会赋予每个公民都有奋斗而得之的机会,则其存在就不能说不公平不正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批评当遵循两个前提:一是厘清政府责任与市场行为的区别,譬如在学校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公立学校有无滥用与失衡行为,政府教育资源能否为公共教育兜底;对民办学校,则只能关注其有无逾越政策法规、悖逆公序良俗的行为。二是捍卫少数人通过正当途径可以读少年MBA班的权利,因为正态的社会向来是分层次的,平均主义只会阻滞历史发展,而少年MBA班等就是激励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一种动力。
少年MBA班固然令人艳羡,也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无须板起脸来正儿八经地批判训斥。至于我们在此类问题上的敏感是否根源于财富分配上的积怨,显然不能混为一谈。成熟的公民社会,批评不是众声喧哗的形式,而是遵循理性精神的负责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