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企业重振”,在全球领导力、公司治理、私募基金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下面是MIT斯隆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发言。 大卫·施密特雷恩:我也有五点要说,有些可能和我朋友所说的是重复的,我会尽量的简洁一点。之前我们讨论的是变化的重要性,由于变化,我们要改善我们的管理,对于管理学院的管理来说,我们必须要创新,我们过去经常说跳板这个概念,事实上很多人认为上管理学院就是上了一个跳板,对于未来管理学院的学生来说,作为一个学生,当你被要求下降这架飞机的时候,你必须把飞机降到全新跑道上,因此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但是很多方面是需要你自己做的。

正如刚才所说的,MIT斯隆学院的经验在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变化的环境当中必须帮助每一个学生个人建立一种耐力,或者建立一种能够面对并且应对挑战的能力,我们所做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有全球化经验的公司当中,让他们实际参与,让他们学习不断变化的经验。 所谓客户化,或者为客户专门定制我们的教育,未来的管理教学并不是MBA的未来,两者并不完全是等同的,对于管理教育来说,并不是单一的教一样东西,我们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教不同的内容,而且在管理当中有不同的组成部分。 第四点,管理学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我们知道学校应该做更多工作,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 第五点,我们需要有效的思考本地工作和全球的工作,我一直在领导我们美洲的学校,希望能够在本地和全球公司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MIT一些生命科学和能源都是企业教育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这是本地部分。对于全球部分,我们要和领先的大学建立起深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