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德国麦德龙就已经展示了它的“未来商店”,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然而,这一计划却一直“难产”,原因在于,受制于RFID芯片成本高、供应商参与热情不高等,麦德龙的门店一直未见其踪影。
最近,“未来商店”的推广计划,又有了新的转机。
CBN记者日前获悉, RFID技术将很快正式走出实验室,应用到包括中国门店在内的麦德龙的零售市场。
“未来商店”的购物体验
早在2006年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连锁店展会上,德国麦德龙集团就向中国媒体展示了“未来商店”。麦德龙“未来商店”的核心就是装有RFID系统的“聪明芯片”。在RFID技术的支持下,科幻影片中的场景变成现实。
在未来商店,顾客将感受一次颠覆传统的购物体验。
推着一个带有液晶显示屏的购物车,顾客将选购的物品放进去,屏幕立即显示出商品的名称、价格、数量;缺货商品还可读取代用品等信息,食品类商品则可获取烹饪方法、推荐菜单等个性化信息,顾客甚至可以打印这份菜单或定制手机短信,把商品信息带回家。
在“智能试衣间”里,顾客不用把衣服穿上再脱下,里面的大屏幕就可以显示出试穿这件衣服的上身效果;摄像头被用来自动识别水果和蔬菜,顾客借助触摸屏找到隐没在货架中的商品;收款系统会自动显示购物需付款项的总额,收银机前不再出现长长的付款人龙。
“未来商店”为“千篇一律”的买卖过程注入了“新鲜”的体验。同时,零售商还能及时掌握消费者喜好,调整商品采购计划和商品陈放位置。
“透明”的供应链流程
“未来商店”的仓库也暗藏玄机。每一个进出仓库的商品仓板都被贴上RFID标签,这些仓板经过“RFID门”时会被自动读取,并自动传输到商品管理系统。
同时,售货员可通过终端了解这个商品的库存情况。如果库存数量过少,系统会自动生成订单,并通知商品供货商补货。供货商可在第一时间发货补充库存,避免断档缺货等意外发生。
供应商发出的货物在通过仓板上的RFID标签时,其信息又被传输到商店的管理系统,售货员同时收到到货信息。
RFID系统在不改变供应链流程的前提下,形成了一个可随时监控的“透明”供应链系统,供应周期从过去的一周缩短到一天半。
据估算,如果麦德龙在德国的Cash & Carry店、Real 店和配送仓库都实行这套方案,每年可以节约成本850万欧元。
国内零售业试用RFID
RFID技术给零售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但麦德龙在中国部分门店推广该技术的计划一再延期。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供应商不愿承担较高的RFID芯片生产成本。
据了解,一片RFID芯片的生产成本在1元左右,市场售价在1.5元左右,而EAS(商品电子防盗系统)硬标签的生产成本目前已降到0.5元以下,EAS软标签的成本更是低至0.05元。
尽管仍有大量低价值商品的供应商负担不起高昂的成本,但麦德龙还是决定今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广RFID、智能货架、智能秤等技术,“竞争对手沃尔玛的可观收益、麦德龙较大的运营成本压力,以及持续不振的销售情况,都迫使公司将RFID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计划提上日程。”麦德龙中国区内部一位知情人向CBN记者透露。
麦德龙RFID芯片供应商艾利丹尼森公司RFID总监赞德·利文斯顿(Zander Livingston)进一步表示,该RFID系统投入使用4个月,便可得到充分的投资回报。据介绍,由于RFID系统能提供99%的店面库存可见度,RFID标签不需要视线接触便能被读取,到达仓库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因此“曾经需要120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整体店面库存工作,现在只需要15个小时就能完成”,从而提高服务效率10%~25%,最高节省30%的劳动力,销售额提升14%。
然而,由于RFID较高的生产成本,并不适合低值消费品的单品使用。因此有观点认为,RFID和条码技术将在中国零售行业长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