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网络专稿】据《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消息,当二十世纪时,资本主义的大财团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扰,股东的质疑,和创业型企业家在创新上的挑战。
例如,泛美航空公司(Pan Am )的名字消失了。而其他的也只能是靠断臂求生。IBM 在1990年到1995年的时间里共解散了122000名员工。行业中大公司所创造的GDP比例从1974年的36%下降到1998年的17%,下降了一半。
而现在,天平开始变化了。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危机摧毁了创业资本,对于那些初创型企业来说,创业资本就是他们的生命线。而对于另外一些公司,政府认为他们太大了以至于不能允许破产,而尽力地去拯救,花旗和General Motors.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些都让大公司找回了之前几十年都没有的志得意满。
大的也会是美的
当然,大公司从没有消失过。这其中也不乏一流的,联合利华和丰田在挫折中依然还能创新。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创业型企业走的都是成功的模式:网景和安然公司曾信誓旦旦地要变革行业,但最后还是灰飞湮灭。然而,市场的天平曾经是有些青睐小公司的。
两种发展趋势曾经激发了更多的创业热情。首先,放松管制打开了曾经受禁锢的市场。一些国家型的公司,比如说AT&T,被新进入的公司所蚕食掉了以前的市场。上世纪70年代个人电脑和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创建了一大批成功的创业者。1976年斯蒂夫·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创立了苹果电脑。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宿舍里创建了Google。1975的微软和1984年的戴尔,创立者也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少年。
. 但在金融危机前,放松管制已经开始不合时宜了。安然公司倒掉后,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可以说对所有规模的公司来说,都增加了压力。但大公司也许能承受的压力,甚至可能挤垮小公司。很多今天最有活力的行业都比IT行业更适合于大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研发的投入大,而且几年甚至都不能有成果。
而未来的两种趋势可能会改变公司规模的天平。
一种趋势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外包的风险。诸如玩具公司、宠物食品公司都明白了如果他们的供货商如果生产的产品糟糕,也会败坏他们自己的名声。行业中的大公司清楚,如果承包商不能生产符合品牌价值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制造期限就被打乱。波音公司曾经是最大的外包企业,但还是不得不接管摇摇欲坠的供应商。
第二个趋势就是大公司也开始学会了如何具有创业一样的企业精神。这些大家伙正越来越善于缩减开支,而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比如说覆盖不同领域市场以及充裕的人才储备。思科公司正创新视频技术来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IBM 进行了好几次有关绿色计算机的头脑风暴,在全公司范围展开,参与者有150000。众所周之,迪斯尼公司也正吸收皮克斯的创造魔力。
也许你会担心,那些强悍的、装备更好的公司的复兴会破坏目前的竞争,也不见得。大的并不总是丑陋的,就像是小的并不总是美的一样。很多创业者都想把他们的公司打造成巨头(至少想将自己卖给巨头后变现)如果大公司没有创建出大型的服务器,也不可能会为年轻的小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
最成功的商业生态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公司:在硅谷,既有的历史很长的公司,也有不断变化中的很多初创型公司。在最近几十年美国的商业环境远比欧洲要富有活力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不仅鼓励创建公司而且让他们不断成长。而在欧盟国家的公司中,创建于1980年之后的公司市值排在前1000名的只有5% ,而在美国是22%。
规模并不太重要
大公司时代的回潮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福祉,但政策制定者和商业人士需要注意规避以下陷阱:商业不能成为规模的膜拜者,单纯地看中大小,尤其是不要盲目地同时张狂进入很多不关联的行业。也许当你为资金发愁时,大型的综合企业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但这样的时光也不会太长久。成功的大公司大致上说都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既要避免对于大公司天生的怀疑态度,也要避免过去一味地包容国家型企业的做法,政府花大笔的资源来挽救濒临破产的诸如GM,这样的公司是太差劲了。对于政府来说,要想很好地利用手头资源,最好就是要努力去除创业者创立公司和由小到大发展的障碍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