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孙进

李开复2005年来到中国就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一职时,名气已经爆棚。当时微软状告他跳槽违反竞业禁止。而今年李开复从谷歌离职创业,更是创造了个人知名度的新巅峰。 在新浪微博里,李开复的热度是少数几个能与娱乐圈明星抗衡的IT名人。当时新浪微博的负责人戏言,现在微博就靠“二李”吸引眼球,李开复和李宇春。 2009年9月7日凌晨,李开复在他的微博上不断发布消息:为了维护我的“铁人”外号,我要多发点微博,证明我不睡觉。 数小时后他正式对外宣布他要创办新公司——创新工场。他的人气发挥了作用,公司还未开张,筹资就达8亿元,开张第一天,收到简历7000份。 而离开谷歌后,李开复的娱乐化潜质被逐步开发出来。在李开复参加谷歌员工告别晚会时,被要求做四个模仿秀,分别模仿唐老鸭、蔡康永、罗大佑还有拳王泰森。看到李开复的模仿,员工们笑得前仰后合。一名员工对谷歌公关人员说:“你们这四年是怎么做的?把这么有趣的一个老板包装得那么严肃!” IT界最早混娱乐圈的搜狐CEO张朝阳应该感觉到压力。李开复已经一脚踏入了娱乐圈,他在创新工场计划发布后,登上了时尚杂志封面,满大街的报亭,都是他的封面照。 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李开复与地产业的大众明星潘石屹相遇了,他发现二人有共同之处,李开复的父亲和潘石屹的爷爷是黄埔六期的同学,而“我正和石屹坐在一起”,李开复在微博上发布。 “我这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李开复在宣布创新工场成立时,不惜以每本80元的价格让印刷厂提前赶制出200本自传作为赠品。在随后十多个城市的演讲、签售活动中,李开复不断巩固着他在大学生、青年人中的影响力。 他在中国工作期间,至少做了300场大学演讲、在“我学网”上为60万个注册用户释疑解惑。由于在开张首月就收到简历3万份,创新工场声明只接受电子简历,并开始大量销毁邮寄来的创业计划。 “我要成立的不是风险投资,也不是天使投资。”李开复对 CBN记者表示,他计划募集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第一个五年周期,开创一个“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和团队的平台,开辟中国风险投资和创业的一个新模式。 李开复在8月首先获得了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Peter Liu)的支持,然后李开复在一个星期之内,获得了包括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5.59 0.18%]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的支持。 李开复希望公司规模保持在110人,其中包括创业者,以及支持性的法务、财务和人事,采用谷歌内部对于创意项目的筛选模式。这些员工首先产生创意,然后在内部进行投票排序,李开复进行最后的评定,每年从中挑选出20个创意去尝试,然后经过测试再挑选出10个项目,最后一步筛选成立5个分公司。 此后,李开复会帮助5个公司挑选团队,进行人员搭配,开始真正的商业运营。李开复表示,从创意到项目会用3~5个月的时间,从项目到公司会用6~9个月,整个周期会用1年时间去尝试。 一旦形成之后,内部子公司会脱离创新工场的平台,成为独立公司,这5个独立公司还可以挖走创新工场内部的人,组成团队。李开复会帮助这些公司去寻找诸如红杉和IDG等风险投资,创新工场也会追投,持股20%或30%。他最看好的主要领域是涉及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