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利润和公司长寿之间丧失了分寸。那么,面对常常宣扬打造“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他们的求快之心与求稳之愿,究竟该如何平衡?

美国总裁俱乐部对美国164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只有4%的企业在过去的10年中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在全球最大的1424家企业中,只有6%能够遏制衰退而重新增长。那么,余下的绝大多数,是贪婪,还是无奈?企业难道就不能又稳又快?“稳”与“快”,如何取舍?回想曾经风光无限的三株、巨人、顺驰、PPG等众多“快公司”之死,我们仍需反思:究竟什么才是企业经营的根基?

在对大量中国企业发展史和管理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国,也有这样一批公司,它们恪守企业经营的最基本逻辑—以服务顾客为最高追求,将品牌视为生命,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对员工充满感恩。这类企业同“快公司”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们看似发展缓慢,却能保证持续性地稳健增长。在战略上,它们更多地选择不做什么;在品牌营销上,它们内敛得有些“木讷”;在企业文化上,它们注重沉淀,朴实无华。但与中国大多数企业相比,它们的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的追逐更为谨慎,对可持续发展更为看重。我们将这类公司统称为“稳公司”。华为、娃哈哈、万向等,是这类公司的代表。

“稳公司”不是“慢公司”,它是以一种合理的行业发展速度,回归商业本质,追求稳健而不盲从投机,真正以做企业的使命和态度去经营市场,能够放弃短期利益以获得长远发展。对于“快”与“慢”,它们的看法是:基业长青的根基在稳健,只要走的远,哪怕慢一点,终归是“快”。在未来,面对市场秩序规范化和市场需求动态化的发展趋势,稳健才是企业必须秉持的“王道”。

步森,则是我们发现的又一家“稳公司”。在这个崇尚速度和利润的年代,其蕴含的稳健之道,更有一种独特的价值。

起于“衬衫之乡”

“九里红枫,十里梅园,有山皆绿,无水不清。”此处描绘的美景来自一个江南小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乃西施故里,王冕故地。枫桥另一闻名全国的标志性符号则为“枫桥衬衫”。全国服装协会1999年抽查了国内7000多家衬衫企业的产品,最后评出优等品46个,枫桥独得11个,由此,枫桥以“中国名品衬衫之乡”而闻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衬衫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枫桥衬衫产业逐渐成型。2000年前后,枫桥衬衫就已经卖到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个角落。截止2006年,枫桥有衬衫及服装生产企业138家,衬衫流水线230条,年产衬衫服装8500万件(套),产值40亿元,占到全镇工业总量的1/3,一度是全国最大的衬衫集聚地之一。

然而,在经历多年的发展黄金期后,随着外贸形势严峻、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逐渐凸显,“衬衫之乡”的经济格局悄然生变。

随着义乌等地低价衬衫产业的崛起,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从产品消费转向品牌消费,消费者对男装的需求已经从单品转向多品类消费,单一品类难以支撑男装品牌,建立足够的市场势力。企业衰退起来,速度是惊人的。面对价格和品牌的双重压力,如今,枫桥衬衫厂商大多沦为国内外服装品牌的贴牌厂商,衬衫产值也下降到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5。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步森却从枫桥众多的服装企业中脱颖而出。上世纪80年代初,步森创始人寿彩凤携亲人挨家挨户给人做裁缝。1985年,凭借24台脚踏缝纫机、1000元启动资金和十几名工人起家,创办了一家小小的服装加工厂—枫桥百树服装厂,开始生产服装。1986年上海某衬衫品牌,主动上门请求为其做贴牌加工。“开始步森对贴牌加工这样的事情并不理解,但是很快发现,贴上别人的牌子以后,产品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而且销路很好,这一下引出了步森打自己的品牌的念头。” 1992年他们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步森”商标。历经25年风雨,如今,步森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男装行业的一线企业。从步森的发展历程来看,2005年之前,20年间稳定地保持了20%的年增长率;2005年以来,则保持了25%~30%的年增长率。厂房经过五次升级,产品线历经三次转型,形成完整的男装产品线。步森衬衫、西裤、西服和商务休闲装销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同类产品前列,在一线男装企业中占据一个不可忽略的位置。

那么,在这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他籍籍无名的企业相比,与“其兴亦勃焉,其亡亦忽焉”的其他品牌相比,步森又有哪些稳健之道?

打造“非家族”的家族企业

本刊曾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倒闭的中国民营企业做过一次深入调研,刊载《动荡中倒闭的五大败因》一文,其中,列举“盲目多元化、资金链断裂、无品牌生存、低层次研发和领导力局限”五大败因。追本溯源,五大败因之源头,则为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问题。

和浙江很多民营企业一样,步森是通过艰苦创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企业,步森的不同之处在于“先规范、后发展”的理念,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三三制”的董事会制衡机制,也即三个家族各占1/3股份,形成股份制衡,并建立13人的董事会,实现决策制衡。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步森,员工只有企业观念,没有“老板”概念。这在民营企业中尤为少见。

步森在董事会建设方面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在1992年,在成立诸暨步森制衣有限公司的同时,步森就吸收了第一批非家族成员的股东,建立董事会,企业领导班子向突破家族化圈子走出第一步。二是在1995年,步森再次打破家族制格局,吸收三名非家族成员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为股东,按照管理人员的级别和技术能力,给予劳动补偿股,使他们不用出资,年终就可以参与分红。劳动补偿股让步森的股份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三是到2004年底,经过两年筹备,步森成立股份制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为了让管理层真正分享到企业成长的收益,步森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全部拥有股份。在民营企业中,愿意将真金白银的股份发给员工的少之又少,这需要领导人具有远见卓识和宽阔的胸襟。

1995年的劳动补偿股和2004年的股权变革,进一步促进了非家族成员融入步森大家庭,极大地稳定了高管团队,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理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与股权和董事会的“去家族化”相结合的是步森的“智囊库”建设。在1993年,步森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委员会”和“步森集团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金融、法律、外贸、信息、企业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定期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为步森的重大决策把关。这些智囊库参与制定了《步森可持续发展五年纲要和二十年规划》等重要战略文件;专家的参与,也促使步森集团的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步森的发展保驾护航。

整体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大多遵循“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径。而我们容易忽略的是,先发展的这些企业往往陷入难以规范,或者不愿意规范的发展惯性。史学家吕思勉有言:人之趋利,如水就下。面对眼前看似挣不完的“真金白银”,放权之难,转型之痛,不确定之险并不是所有企业愿意承担的,也不是所有“老板”都有魄力和能力去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步森的“先规范、后发展”,不仅显示了创始人的远见,更提示我们,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需要规范的是治理机制,而非企业制度、管理章程等形式要件。

对品牌和品质保持敬畏

“稳公司”最大的特质之一就是始终坚守企业经营的最基本逻辑。在步森,大家对“水塔理论”都耳熟能详。根据物理学原理,水塔越高,水的势能就越大,水到达各个终端的速度和流量也就越大。步森将企业的品牌和品质比作水塔中的水场和势能,力争占据品牌和品质制高点,建立高品牌信任度和品质认可度,进而形成市场势能。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1)

品牌?品质?这也是步森稳健经营的重要基因?然而,正是这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却并没有多少企业能够践行到底:

- 当整个行业欣欣向荣,产品供不应求,白花花的现金流不断流进企业时,是选择做品牌还是做流量?

- 当原有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时,是选择投入资金,进行设备和厂房升级,生产出品种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还是继续固守原有的生产线?

- 当市场剧变,男装行业竞争白热化,大量中外品牌企业以固定利润邀约贴牌时,是不断进行品牌投入,还是选贴牌获得固定收益?

抉择的差异,表现的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天壤之别。商业并不复杂,关键是能不能以最简单的思维穿透市场迷瘴,以最坚定的态度坚守商业本质。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主打产品衬衫以批发为主要渠道且供不应求的时候,步森就树立了“品牌立企、品质立企”的经营理念。当时的步森领导人六上北京国家商标局,历时两年,1992年,步森商标注册成功;随着步森品牌获得市场认可,假货开始盛行,步森领导人亲自带领员工四处打假。中国服装[8.14 1.24%]行业品牌意识发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品牌热潮则是在90年代中后期,而早在1994年,步森衬衫就已经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董事长陈建飞指出,步森始终相信,品牌就是力量,并将打造“中国男装第一品牌”为己任,建立起一整套品牌系统化发展理论。由于20多年来对品牌经营一以贯之的重视,步森也由此获得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名牌等服装企业可囊括的八大国家级荣誉。

品牌和品质立企的理念为步森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其作用体现更为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外向型服装企业面临艰难的生存境地,而步森海外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每年都有5%~10%的逆市增长。

对于中国服装行业而言,国内树品牌易,国外守品牌难。然而,对于海外市场,步森始终坚持自主品牌产品输出,走出国门的第一件衬衫就是以自主品牌出口,步森商标已在100多个国家实现注册。并且,步森没有跟风国内其他企业进军欧美,而是基于企业经营理念(品牌导向)和现阶段的实力,向中东、拉美、东欧、俄罗斯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这些地区受此次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经过十余年海外经营,目前,步森海外贸易额已经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1/4,其中,80%以自有品牌出口。

品牌之根基在于品质。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威廉8226;戴明认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为了提高产品品质,步森的厂房经过五次升级改造,在访谈中,步森的质量观耐人寻味—“当一件衬衫增加一个线头,我们将失去两名顾客”。在服装行业,一线熟练工人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稳定。为此,步森非常重视他们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在步森,一线工人工龄十年以上的占到35%,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实为少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6630.html

更多阅读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3)

三次拓宽品类市场永远是变化的,步森面对市场,坚持顾客导向,历经三次品类拓展。一是从衬衫拓展到西裤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男装品类和品牌消费的兴起,衬衫单品难以支撑男装品牌构建和专卖店门面支撑。在这种环境下,要想继续将原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2)

经营人心,与员工、经销商一起成长中国有句老话:一个人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和大家一起走。企业也不外乎如此。善待员工、善待经销商;和员工、经销商共同拼搏,共同成长,共赢未来是步森沉淀下来最显著的企业文化。感念员工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利润和公司长寿之间丧失了分寸。那么,面对常常

fifa online3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 (3)

三次拓宽品类 市场永远是变化的,步森面对市场,坚持顾客导向,历经三次品类拓展。 一是从衬衫拓展到西裤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男装品类和品牌消费的兴起,衬衫单品难以支撑男装品牌构建和专卖店门面支撑。在这种环境下,要想继续将原

win8.1激活工具 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 (1)

张祖安 本刊研究部总监  潘东燕 本刊编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

声明:《步森的稳健之道: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1)》为网友雾隐青山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