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咏 又有一家民营巨头将筹码压到了“国际化”上。 1月29日,约翰·斯诺(John Snow),这位美国前财政部长,现任Cerberus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出现在复星集团年度经理人大会现场,为数百名听众作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演讲。 此刻,已经71岁高龄的斯诺,身份是复星集团董事会顾问。 这是复星集团在2010年伊始提出“国际化”目标后,给自己请来的“洋老师”。 这是斯诺首次以个人名义接受一家中国民企的董事会顾问头衔。斯诺是美国资深共和党员,曾担任福特政府时期的交通部副部长一职,1985年加入美国东部规模最大的铁路运营商切西公司(CSX),连任总裁、首席执行官直至董事长,2003年,斯诺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命为第二任财政部长,2006年宣布辞职,其接任者为亨利·保尔森。 从财长位置退下后,斯诺于2006年10月加入知名投资公司Cerberus并出任董事长,该公司一度参股、控股美国55家企业,目前仍为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MAC)的主要股东之一。 按照复星的说法,二者合作的原因基于“斯诺先生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正与复星的理念相契合。”而据斯诺回忆,他对复星集团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数年前的一次复旦校友会上。 2007年斯诺受邀参加复旦大学金融联谊会活动,而复星集团总裁梁信军是当时的校友会执行会长,是次聚会,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参加了。两年后,当复星集团慕名向斯诺发出邀请。斯诺坦言,目前对复星集团的海外投资尚未有形成方向性的见解,但复星自身的多产业链使其在海外市场存在较多机会。
![复星地产 复星“洋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594060637904.jpeg)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中比较典型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复星集团目前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等产业都多有涉猎。其中,尤其是钢铁与矿产业务,让复星公司的体量迅速增长,在完成2007年集团IPO后,复星在2008年实现402亿营业额,已然成为大型的民营综合类公司。 羽翼丰满的复星集团,如今希望“出海捕鱼”。截至2009年,复星集团的海外投资简单明了:除自身企业赴港上市外,还参股在美国上市的分众传媒以及同济堂药业。不过,摆在复星面前的难题,则是海外投资经验的缺乏。 2009年11月,复星集团在内部成立“国际业务发展部”,从华尔街聘请数位投行人士,开始进行对海外投资的尝试。复星的思考是:目前中国市场的资产(无论是股权市场还是实物资产)大多已被高估,而在国外,却广泛存在着适合中国,并且价廉物美的投资机会。 从去年底开始,斯诺已经参与到复星集团的海外政策制定中,对具体的海外投资进行指导,并利用其个人声望为复星出海“铺路”。斯诺往东,复星向西——不过,在寻求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两者有可能在资源互换上取得共识:斯诺有丰富的管理和投资经验,复星则对中国市场了解深刻。 此外,谁也不能忽视斯诺背后Cerberus公司强大的投资实力。虽然截至目前,复星集团与Cerberus公司并没有业务合作,但没有人怀疑,斯诺在为复星集团介绍海外投资的同时,更不会放弃开拓同样广泛的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