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家民营剧团——刘荣升京剧团10年来坚持闯市场,为发展和繁荣京剧艺术大胆探索,靠市场养活剧团,受到戏迷认可。经过10年的发展,剧团已经从当初每年演出只有五六十场的“小树”,长成享有一定知名度、年演出量高达200多场的“大树”。 今年61岁的刘荣升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戏,外公为著名剧作家陈俊卿,享誉一时,父亲刘麟童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荣升4岁登台,演出过多场传统戏和现代戏。后来到原天津市京剧二团工作。 随着二团被取消成立艺术中心后,刘荣升怀揣着对京剧艺术的梦想决定成立自己的剧团。2000年7月,经过天津市文化局演出处批准,刘荣升京剧团正式成立,剧团由团长兼主演刘荣升负责并一人承担风险。 刘荣升说,剧团刚成立时,根本摸不清市场是怎么回事,就摸索着走。有时戏还没演作为团长自己先搭钱,有时演了戏还赔钱,那种滋味挺不好受。虽然有压力,但他逐渐看到了剧团的希望:“观众喜欢京戏,我们演戏一准有人看。” 2003年的一天,天华景剧场邀请刘荣升京剧团去演出。这里硬件不错,但是个“冷园子”,没有知名度,而且是在六楼。刘荣升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先包场。“那时,包场才几百元,如果赔了,就算我的。”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演出当天,观众爆满,当天演出收入达3000多元。 随着刘荣升京剧团名气的逐渐变大,演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10年来,剧团在水上公园、天乐戏院、中华曲苑、民族文化宫、滨湖剧院、天华景剧场等先后演出过一大批剧目,深受观众欢迎,接到外地剧场的演出邀请也常年不断。
![转观念 闯市场 增效益 十年坚持闯市场 民营剧团成“大树”](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1594491360676.jpeg)
刘荣升说,10年来,剧团基本上是20多个人,大家风雨同舟,拧成一股绳。面对困难,全团没有一个人后悔“下海”走了市场之路。有一次在水上公园演出,天下大雨,刘荣升以为演员们不会来了,可到了演出现场却看到演员们都站在雨水中,等待着他的发令。 刘荣升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看得起戏,剧团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低票价,最初是5元,现在是10元。此外,剧团能够根据观众的要求随时更换场地,演出剧目也很灵活,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各级部门为民营剧团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大力支持,才有了剧团海阔凭鱼跃的空间。 据新华社电